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文体
西青融媒记者俄罗斯寻画记(七)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马晓熹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1-10-13
内容提要:驰名中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不仅是天津西青杨柳青的地域明珠,更是享誉国际的世界艺术瑰宝。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英、法、美、日包括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各大博物馆里都收藏大量杨柳青木版年画,更有许多汉学家在研究、传播杨柳青的年画文化。2015年7月5日至7月13日,西青区派记者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联合组成“美的溯游”采访团,抵达遥远的俄罗斯,历尽艰辛磨难,一路探寻杨柳青年画与俄罗斯深厚渊源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寻找到...

  驰名中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不仅是天津西青杨柳青的地域明珠,更是享誉国际的世界艺术瑰宝。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英、法、美、日包括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各大博物馆里都收藏大量杨柳青木版年画,更有许多汉学家在研究、传播杨柳青的年画文化。2015年7月5日至7月13日,西青区派记者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联合组成“美的溯游”采访团,抵达遥远的俄罗斯,历尽艰辛磨难,一路探寻杨柳青年画与俄罗斯深厚渊源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寻找到了3000多幅珍藏在那里的一百多年前的杨柳青年画的珍品。许多年画在国内已经绝迹,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难以估量。这个栏目里的系列文章是根据采访团成员西青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马晓熹的采访札记精选改编而成的。

图片

  采访团记者在圣彼得堡冬宫拉斐尔长廊合影

  早上6点,亮了一夜的天这会儿却阴沉起来。今天是要离开圣彼得堡的日子,来不及不舍,我们就已经要面对新的征途。退房时,服务员意外地将已经打包好的早餐递给了我们,异国他乡,如此贴心的感觉真好。

  下一站是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这天上午我们要搭乘早班火车,这趟火车几乎就是中国高铁的翻版,然而速度却慢了许多。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600多公里的路程,一共需要四个多小时。一路都是绿油油的,风光无限。

图片

  中午到达莫斯科,这里的天比圣彼得堡低沉了很多,没有了那种天高气爽的感觉,但来不及细细体验,我们要赶紧去找旅馆放行李,吃饭休整去踩点。因为我们在俄罗斯只有满打满算一天半的时间了,拍摄已近尾声。

  简单吃过午餐,下午先是要联系一位姓彭的音乐老师,这位音乐老师是几年前从中国来莫斯科做交流学生的。因为她本身是天津人,所以每次来俄罗斯她都要买年画作为礼物送给当地的同学。

  我们与她约在普希金艺术博物馆见面,顺便在这个博物馆踩点以准备明天的拍摄。

  约好了是下午四点见面,从酒店的地图来看,普希金艺术博物馆距离俄罗斯的象征——红场并不远,于是我们决定先去红场进行参观,因为明天也有在红场的拍摄要完成。

图片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西南与俄罗斯的政治中心克里姆林宫相毗连。红场内与周边有包括列宁墓、圣巴西尔大教堂、国家百货商场、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建筑在内的名胜与购物胜地。红场大约有695米长、130米宽。整个红场的基调以红色为主,游人置身其中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整个广场的雄伟庄重。我们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俄罗斯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大阅兵,到处喜气洋洋,许多新人在这里结婚拍照留念,有人还邀请我们加入。

  由于翻译小潘一直长住在圣彼得堡,对莫斯科其实并不熟悉。因此,虽然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就在红场附近,我们仍然找得很辛苦。

  下午三点半,在走了许多弯路之后,终于见到了这座博物馆的真容。这座博物馆曾经是苏联的国家美术馆,建于1912年,1937年为纪念诗人А.С.普希金逝世100周年,改用普希金艺术博物馆这个名字。这个馆里以收藏古代东方、希腊、罗马、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代至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艺术作品为主,艺术品总数约为50万件,而这其中也有杨柳青年画。

图片

  彭老师非常热情,她在俄罗斯已经五年之久,因为是学艺术的,整个人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她告诉我们,俄罗斯人,尤其是搞艺术的俄罗斯人都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知道她是天津人之后,许多当地的同学在结婚这样的大场合下,甚至会指明要天津产的传统中国艺术品。因此,她没少往俄罗斯带杨柳青的年画和以年画为题材的风筝。而再过几天,她的一个朋友就要结婚,她已经答应人家会送杨柳青的风筝给对方,对方也非常开心。我们相谈甚欢,约定好明晚作为在俄罗斯的最后一个夜晚给彭老师做采访。告别之时,彭老师也笑着跟我们说,杨柳青的传统艺术品对当代的中饿友好交流确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就是最好的见证者。

  当天晚上,王煜铭导演决定对我们自己这个团队做一个总采访,总结与梳理我们在俄罗斯的整个采访过程,也为我们正在构想中的纪录片进行采访补充。虽然7天过去,现在所有人其实都已经疲惫,但每个人都义不容辞,以往都是为别人化妆,今天我们几个女记者也都化了妆,准备好好将这几天的心路历程在镜头前讲一讲。而为了采访的效果好,我们甚至在宾馆工作人员诧异的目光下,将宾馆房间改造成了“最好”的采访室。

图片

  灯光亮起,每个人都沉浸在回忆之中,娓娓道来这整整七天的回忆,这才发现有欢喜也有泪水,有辛苦也有收获,有顺利也有波折。当任务圆满完成时,当心中的大石块落地时,每位记者的心中都该是五味杂陈的吧!

  采访一直进行到深夜,虽然疲惫,但这一晚却是所有人在俄罗斯睡的最香甜的一个夜晚。

原标题:西青融媒记者俄罗斯寻画记(七)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