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为迎接清明祭祀和出行高峰,我区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并倡导群众安全出行,文明祭祀。 为清明节期间群众出行祭扫活动创造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近日,公安西青分局交警支队提前着手、周密部署,全体干警放弃公休,投入到清明节交通安保工作中。按照市、区统一部署,针对西城寝园、天津市第三殡仪馆,以及通往津南区南马集公墓、武清区王庆陀公墓、104国道永安公墓等区域及周边道路在清明节期间的交通流量特点,从3月23日开始,公安西青分局交警支队在相关点位安排警力疏导交通。其中,在清明祭扫高峰日设立疏导点位41处,截至目前共出动执勤警力670余人次。 西城寝园、天津市第三殡仪馆可从津涞公路通行,津南区南马集公墓可从梨双公路通行,武清区王庆坨可从西青道和津同公路通行,104国道永安公墓可从104国道通行。 清明时节正逢初春,天干物燥,群众在祭扫时所烧焚的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现在不少群众都选择了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文明祭扫都有哪些呢? 1.音乐祭祀。在殡仪场馆设置有歌曲和配乐诗,通过为逝者点播生前喜爱的乐曲、歌曲、诗歌等,倾诉哀思。 2.社区公祭。在指定礼堂,大家把鲜花摆放在已故亲人的遗像旁,伴着舒缓的音乐,由专人念祭文集体悼念。 3.鲜花祭祀。为已逝故人献束鲜花、鞠躬敬礼,追忆哀思。 4.植树祭祀。通过植树寄托哀思,既祭奠亲人又保护环境。 5.踏青遥祭。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出门踏青,拥抱自然,遥寄思念。 6.网上祭祀。人们通过登录祭祀网站为逝去的亲人建立一个祭祀馆,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追悼。 7.往生回忆。将已故亲人生前留存的影像资料,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进行播放,重温已故亲人的成就。 8.文化祭祀。通过写文章或设立清明寄思专栏来表达缅怀、追思之情。 9.公墓祭祀。到墓园通过鲜花、音乐等方式拜祭革命先烈,表达哀思。 10.心语祭祀。通过笔祭、烛光祭祀等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