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西青“寻根大运河”发现 杨柳青之名最早出处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冯立 田建 李妍 编辑:韩璐 日期:2021-04-16
内容提要:作为地名,杨柳青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杨柳青之名最早形成于何时呢?据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的《杨柳青镇志》记载:“元至正三年(1343),文人揭傒斯游历至此,因赋《杨柳青谣》,得名‘杨柳青’,始见今称”。

  袁桷《清容居士集》书影

  作为地名,杨柳青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杨柳青之名最早形成于何时呢?据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的《杨柳青镇志》记载:“元至正三年(1343),文人揭傒斯游历至此,因赋《杨柳青谣》,得名‘杨柳青’,始见今称”。《西青区地名志》也持此说法。长久以来,揭傒斯为杨柳青留名的说法受到广泛认可,而究其原因恐怕与《杨柳青谣》被认定为杨柳青作为地名的最早文献有关。然而在“寻根大运河”活动中,这种说法被否定了,我们发现了比《杨柳青谣》更早记有杨柳青的大名的文献。这就是元代著名诗人袁桷的《朱窝杨柳青》诗。

  我们在查阅古代文献时,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钦定日下旧闻考》第一百十二卷《臣等谨按柳口镇直沽寨俱属天津》条目关于杨柳青的小注中发现有一首《朱窝杨柳青》诗,作者是袁桷。诗曰:

  朱窝杨柳青,自爱青青好。

  亦如远行客,相逢不知老。

  诗的后面注有出处──《清容居士集》。此诗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包括《杨柳青古诗萃》等所有辑录杨柳青古诗的书籍均未收录过此诗。于是,我们找来《清容居士集》,在第十三卷中,发现了古风《朱窝杨柳青地近沧州,余爱其名雅,作古调五首》,不只是《钦定日下旧闻考》所载的那一首,而是共有五首!今录如下:

  一

  朱窝杨柳青,明日是清明。

  地下不识醉,悲欢总人情。

  二

  朱窝杨柳青,客亭尘漫漫。

  为你多离别,我生无由完。

  三

  朱窝杨柳青,黄河泻如注。

  还俟飞絮时,相同入海去。

  四

  朱窝杨柳青,自爱青青好。

  亦如远行客,相逢不知老。

  五

  朱窝杨柳青,桃杏斗颜色。

  颜色虽不同,时节各自得。

  作者还特别标明:“朱窝杨柳青地近沧州,余爱其名雅,作古调五首”。过去杨柳青附近的沙窝砦、百万砦都属于横海军,宋代废横海军而改沧州,所以确实两地相近。至于作者为什么把杨柳青称为朱窝杨柳青,我们不得而知。朱窝是“骰子”的别称,也被借指赌场。或许杨柳青在当时运河岸边以赌场闻名?这也未可知。我们注意到,《朱窝杨柳青》诗被《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元诗选》等收录,但基本没有收全五首诗的。有趣的是,有的诗集在收录时还把袁桷原来标注的“作古调五首”改为“作古调三首”。看来做搜集史料和考证工作不查阅原著不行啊!

  那么,《朱窝杨柳青》诗是否早于揭傒斯的《杨柳青谣》呢?这个问题关系到此诗是否为记载杨柳青地名的最早文献,我们为此查阅了相关文献。

  此诗作者袁桷是元代著名才子,1266年出生,1327年去世,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晚号见一居士。他是庆元鄞县(今为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书法家,是浙东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7),历任翰林国史院检阅官、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后来又拜为侍讲学士。袁桷奉旨修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三朝大典,获元英宗赏识,并参与宋、辽、金史的撰写。泰定时辞官还乡。赠中书省参知政事,逝世后被追封为陈留郡公,谥文清。

  据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讲,元代文学“及孟頫以宋王孙征起,风流儒雅,天子侧席;邓文原、袁桷连茹接踵,而南风亦竞,于是虞、杨、范、揭,南州之秀,一时并起”。(作者按:这里所说的“虞、杨、范、揭”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这四个人被称为“元诗四大家”。)而纪晓岚等人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则称赞袁桷“其诗格俊迈高华,造语亦多工炼,卓然能自成一家。盖桷本旧家文献之遗,又当大德延祐间为元治极盛之际,故其著作宏富、气象光昌,蔚为承平雅颂之声。文采风流遂为虞、杨、范、揭等先路之导,其承前启后称一代文章之巨公良无愧色矣!”可见在文学上袁桷是早于揭傒斯(公元1274~1344年)等人成名的前辈大家,是他们的“先路之导”。

  而《清容居士文集》题跋中,《书正肃公惩忿窒欲题扁》一篇袁桷的落款为“泰定二年上巳日”(作者按:旧时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由此可以推定《朱窝杨柳青》诗肯定作于泰定二年(1325)之前,是早于至正三年(1343)揭傒斯所作的《杨柳青谣》的。而《清容居士文集》也早于收录《杨柳青谣》的揭傒斯文集《文安集》刻印出版。可见,收录《朱窝杨柳青》诗的《清容居士文集》是最早记录杨柳青之名的古代文献。

  本文选自《西青历史文化撷珍》

(聚焦西青)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