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经济
天津西青帮扶甘肃受援地脱贫纪实之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马晓熹 谢杨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19-12-13
内容提要: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西青区因地制宜累计向甘肃景泰、麦积等地精准投入扶贫资金超亿元用于产业扶贫,帮助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西青区因地制宜累计向甘肃景泰、麦积等地精准投入扶贫资金超亿元用于产业扶贫,帮助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甘肃省景泰县正路镇大滩村小杂粮初加工扶贫车间项目现场,正在下着小雪,虽然这里是全国比较优质的小杂粮生产地,但以前像这样的农产品没有高附加值,也卖不上价,销路并不好。如今,有了天津市西青区对口帮扶项目的精准扶贫,这里的农户们有了新的希望。

  曾经的景泰县正路镇,土地贫瘠、环境恶劣,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是典型的贫困乡镇,但因为海拔高、干旱少雨,正路非常适合小杂粮的生长,常言道人食五谷杂粮,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小杂粮其实有着很高的经济附加值,这也让渴望富裕的正路人将目光投向了小杂粮初加工。

  此时此刻,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西青区投入的287万元扶贫资金,将助力正路镇在2020年初建成集储存车间、加工包装车间、销售店面为一体的全套生产线。而这个占地面积5亩的小杂粮初加工车间也是景泰当地最大的小杂粮加工车间,将带动周边45000亩小杂粮生产基地,并通过“合作联社+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小杂粮的加工副产品是肉牛的优良饲料,为了将扶贫产业做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在经过多方考察后,西青区还将900万扶贫资金因地制宜精准投放,用同样的经营模式为正路镇办起了肉牛养殖基地。如今,这处扶贫基地已经开始产生效益,张镇长高兴地跟记者说,有了西青的帮扶,他们正路镇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致富之路。

  甘肃省景泰县正路镇镇长张国锦说:“这和小杂粮生产车间的模式是一样的,我们在全镇引进农村企业成立一个养牛的合作联社,各村有各村的合作社,让合作联社来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在带动我们贫困户发展联动的模式,形成一个网络状。”

  西青区在这里带动的贫困户是300户,直接贫困户在这里面入股的是400户,这400户每户投入的2万元股金,有一大部分是西青区帮扶解决的,无偿提供给老百姓,老百姓把这2万元入股到合作联社,每年按照2万元的8%进行保底分红,每年可得直接经济收入1600元。

  由于受气候、地理、交通等条件限制,在甘肃景泰与麦积,旧有的畜牧业养殖模式常年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技术跟不上,规模不成气候,养殖风险高还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如何帮助这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依靠养殖业脱贫致富呢?

  张国锦说:“让龙头企业来保底,老百姓不担风险增收。合作联社负责牛的技术,统一经营,统一养殖技术,饲料统一配方。合作社负责饲草料的加工和收购,农户以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老百姓贫困户可以认领我们的母牛,把所有的母牛投放到农户里进行养殖,第2年老百姓可以‘养母还犊’嘛,通过这种模式带动老百姓的增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扶贫方式让扶贫事业在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经营的越来越有起色,也让更多贫困户铆足了干劲儿。

  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的一个建设工地上,因为有冷空气影响,现场的温度非常低。虽然气温低,但这里的建筑工人们的热情非常高,因为这里将建成一个占地面积70亩的生猪养殖场,而这些工人也将入股这个养殖场。

  天水市麦积区畜牧中心主任余成蛟说:“这个猪场是麦积区石佛镇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猪场从今年5月份开始动工,今年的12月份就开始进行养殖,咱们用的是西青区的帮扶资金,1034.1万元,共建成了15栋,每年能够出栏瘦肉型猪,15000头。这个猪场将带动石佛镇的15个贫困村的550户人,2800多人脱贫。预计每年年底,能够给每户贫困户分红1000元。”

  甘肃省麦积区五龙镇依山而建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景泰县草窝滩镇上过中央电视台的黑毛驴乳制品加工项目……这一个个现代化、规模化的特色扶贫养殖基地,不但扶贫精准、而且对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景泰扶贫办主任郝国华说:“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基本上我们把资金安排在咱们最深度最贫困的乡镇,主要设置在寺滩、庐阳、正路这三个镇,主要是从养殖上带动的贫困户比较多,每个贫困户大概每年都能分到3200元红利,除了分红之外还可以流转土地或者务工,所以这一块的效益也是比较明显的。”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一个是志向的“志”,一个是智慧的“智”,要让扶贫事业真正取得成功,首先要把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的志气和信心树立起来,同时也要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真正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路走来,我们在景泰麦积多个地方采访了很多个西青区投资建设的扶贫产业基地,投钱扶持产业这是最直接的,我们也很高兴看到这些扶贫产业能给当地贫困户带来红利,带来真真正正的收益。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些基地上到处都能见到正在努力学习技术的人们,到处是热火朝天充满希望的气氛。志向有了再加上努力学习技术,那就一定不会有人在脱贫路上掉队。

原标题:天津西青帮扶甘肃受援地脱贫纪实之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