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经济
高科技助力水稻丰收 稻田画礼赞祖国母亲
来源:西青信息港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19-09-24
内容提要:9月23日是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值得西青人骄傲的是,西青区成为了今年天津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承办方。作为主会场的西青区王稳庄镇,成为了展示全市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的窗口和平台。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文化传统。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将农历秋分确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9月23日是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值得西青人骄傲的是,西青区成为了今年天津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承办方。作为主会场的西青区王稳庄镇,成为了展示全市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的窗口和平台。上午,来自各地的群众和天津市帮扶地区的群众代表与西青人民一起踏秋赏景,礼赞丰收。

  稻浪滚滚,稻花飘香,要丰收了,这是看过万亩稻海的人都会在心底油然而生的念头,这大片的黄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那巨幅画卷中央的我爱你中国,雄伟的天安门,让人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西青农民的追求与希冀,全体西青儿女的深情与追忆。

  在观景塔上的群众兴奋地说:“第一次看这么震撼的现代化稻田景观,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我自己开始在想象收割的画面,这稻田太有科技感了,居然还能用水稻作画,不可思议,现在的农业太先进了,不仅震撼,还从心底里感到自豪,看到天安门,看到我爱你中国,这是向祖国表白啊,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们农业越来越现代,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厉害,真是太棒了。”

  以前的农民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庄稼收的好不好要看天,现在的农民可是大不一样,在这里,智能网联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庄稼长的什么样,插秧撒药全是机器操作,现代农业就是这么高质高效。我想,看到彩色的稻田画,大家心里肯定会有疑问,这水稻怎么会有颜色?这画是怎么种出来的,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也找到了给咱答疑的专家,让大家既能看美景,又能长知识。

  今日的王稳庄镇华丽蜕变,科技让昔日贫瘠的盐碱地上稻花飘香,这是昔日王稳庄人不敢做的梦,但如今,这梦居然成真了。

  在西青区,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西青人以农业为介,以科技为媒,坚持生态、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宜树种树,宜田则田,构建精致绿色高产稻米生产示范区,在津西的平原旷野上筑起稻香鱼肥、生机盎然的生态屏障。

  和小猪佩奇打个招呼,在花海里来个自拍,或者去稻田里亲身体验钓螃蟹?或者去田地里捉捉小虫,捕个蝴蝶?在稻香公园,大自然亲近可触摸,农业不再只停留在看,更在于交流和互动。

  在今年天津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西青区王稳庄镇举办的观“五谷丰登”逛“丰收大道”系列活动人气极高,活动由“科技农谷”——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展示,“生态农谷”——王稳庄镇稻香公园景观,“温情农谷”——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展,希望农谷”——中化农场万亩稻田景观,“智慧农谷”——中化现代农业MAP技术服务中心农业展览和丰收大道——特色农产品展示摊位等六部分组成。现场群众可以近距离了解农业新技术,在品尝特色农产品的同时,参观农业新模式。

  在一条以杨柳青年画为装饰背景的丰收大道上,来自全市各区和食品集团、农业科学院、农民群众、农业企业带来了千余种丰收的果实、天津市名特优农产品以及独具特色的小吃美食,当然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展示,在这里,不仅开眼界,还能吃出美味,更能吃出温暖,吃出友情。

  鲜美多汁的葡萄,圆润饱满的苹果,红彤彤的西红柿、甜脆可口的杨柳青酥糖,精武猪肉林林总总,目不暇接。“温情农谷”——西青区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展美不胜收。新疆于田、甘肃麦积、甘肃景泰、河北平泉等受援地区的农民代表们载歌载舞,热情地献上大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与西青农民共享丰收喜悦。

  农民渴望丰收,市民需要丰收,国家更离不开丰收。在庆丰收的日子,人们跳起舞蹈,唱起欢歌,用最原始的肢体语言,礼赞丰收,表白祖国。

  这样的欢歌美景让我们不禁感叹,是什么让西青变了样?让王稳庄变了样?我们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了答案,是科技为农民插上了翅膀,是勤劳务实的优良传统让农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西青农业的锦绣前程。作为科技部批准的唯一一家粳稻领域国家级中心,西青小站稻培育繁种研发基地,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示着西青建设现代农业的新成果,未来,中心将加快推进小站稻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小站稻品种和种源可控、绿色集约生产、高品质米业在西青聚集。同时中心将以西青区王稳庄镇为基地,建设国内外首家以粳稻为特色的资源创新中心,成为小站稻种源输出窗口。在这里,产业兴旺、绿色生态,农民的幸福日子已经开始。       

  一直以来,西青区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总抓手,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围绕科技兴农发展思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人居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强区之路,培育出了“沙窝萝卜”“毕家村冬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引进了中化农业、农食互连等一批农业企业。2018年西青区农业增加值11.1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3.9亿元,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43元,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速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据了解,天津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日起至10月7日结束。除西青区王稳庄主会场外,西青将同步举办“一文一武一花乡”三大主题,暨杨柳青年画、精武武术和中北镇百年花乡文化展演活动。同时,在西青范围内开展“赶大集、品小吃、赏秋景、观民俗、购农品、游农景”等系列庆祝活动,其中包括文艺大舞台农民文艺演出、果蔬采摘节、诗歌朗诵、手工艺品展销、“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等。活动期间,农民可免费乘公交车前往丰收大道,免费游览稻香公园、参观大型稻田画、参与钓摸鱼比赛农业技能竞赛等多项丰收节惠农活动。      

  活动启动当天,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新华社现场云等媒体开辟直播通道,对活动进行了实时报道。中央、市级30多家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对西青区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进行了宣传,展现了大美西青的农业魅力、产业实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原标题:高科技助力水稻丰收 稻田画礼赞祖国母亲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