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实验小学学生在学掐丝珐琅技艺
为切实将“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落细,西青区实验小学在实践中探索,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层面统一思想认识,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育人环境,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育人水平。
按需做好学业指导,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办学特色,设置“1+N”服务菜单模式。“1”是指确保每班除了周二和周四无作业日外,每天有一节“学业指导”,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在老师的组织下以自主阅读和拓展性学习为主,图书馆全面开放。三至六年级学生则是由教师指导完成当天作业,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并适时开展个别辅导、答疑解惑,让每个孩子当日问题当日清,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高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业水平。
依托学校多彩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丰富多彩活动项目,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学校目前设置有年画类、器乐类、声乐类、舞蹈类、田径类、等16个大项、73个子项目的社团。课后活动精彩纷呈,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注重学生多种能力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新增项目。如健康与急救社团,以普及健康知识,学习急救技能为宗旨,健康知识包括认识和预防各种传染病,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等。急救知识主要为适合小学生学习与参与的,如气管异物窒息的他救与自救,外伤的正确处理方式,烫伤、中暑等常见病的处理方式,心肺复苏等。心理社团以活动为主,活动内容有通过观看心理视频,普及心理学知识,进行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自我测评,比如房树人绘画测验,欧卡牌投射测验等。绮梦剧社以学生原创表演剧为主体,包括戏剧部、思辩部、诵读部三个分部,不断挖掘教材资源,从改编课本剧入手,不断扩大原创范围,引导孩子们关注时事热点,紧跟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创作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情景剧、话剧、朗诵作品等。
发动家长力量,共同促进“双减”落地。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一封信、学校公众号、家长问卷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讲明原则、讲清政策,让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好、理解好、执行好“双减”政策,携手共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相互促进的教育良好生态。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学校向家长朋友发出邀请,号召大家参加到课后服务中来,结合自身的职业和兴趣等特点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度过一段非凡时光。
(聚焦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