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雄安高铁站顺利通车。在雄安站核心骨架钢结构工程中,坐落于西青区的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不仅承担了超过一半的钢结构用量,更是用核心关键技术架起“枢纽”脊梁。
在雄安站的一号站台,记者看到由雄安开往北京西的首发列车C2702次列车,正在驶离站台。它的开行,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正式全线开通运营,雄安融入京津冀高铁网。
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北京站大小的雄安站,外观呈水滴状椭圆造型,采用“青莲滴露”的主题,从开工建设到通车,历时两年时间,再一次刷新了同类工程的建设纪录。
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雄安高铁站站房项目指挥长卢俊嶙向记者介绍,屋面的大屋盖,大概单根梁差不多要有78米长,在这样的跨度之间,是没有任何支撑的,那么如果竖起来的话,按照一层楼4.5米高计算,要达到15层楼以上的高度了,而且重量很重,单根最重达到200吨,在这项工艺方面,包括焊接、安装、精度等各方面,是有极大挑战的。
如何使“青莲滴露”的造型更加坚实稳固?这就需要高强材料,高新智造。雄安站抗震强度达到了8.5级,在承轨层转换钢柱、雨棚钢柱等部位,大量使用的是Q460GJD高强钢,这也是当时最高强度级别的建筑结构用钢,然而要“驯服”这种高强钢的厚板构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卢俊嶙说:“我们控制的精度也就在3毫米之内,大概有2厘米宽,我们也通过清华大学、钢结构焊接协会聘请了专家,给予我们帮助,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包括我们厂里制作的精度、质量,以及我们现场安装的控制的精度。可以说,在站房项目中,技术在全国名列前茅。”
通过专项技术攻关团队的大量实验,中建钢构天津厂探索出460厚板焊接工艺参数,实现了焊接合格率百分之百,构件精度误差在1毫米以内的埋弧焊厚板不清根技术。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刘红波说:“工程施工中会遇到一些新型节点,对于节点的抗震性能、力学性能,拿不准的时候或以往操作规范里没有的时候,必须经过试验的验证。在学校里,我们会按照工程里的受力状况进行试验模拟,结合工程的实际问题,与中建钢构联合攻关。雄安高铁站是雄安新区的地标性建筑,是承载国家交通枢纽的建筑,代表着国家的水平,一定要把项目打造成国家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