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读《其实你不懂天津人》
来源:天津日报▪聚焦西青 作者:冯晓潇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4-24
内容提要:

  有的书读一遍就懂了,有的书读懂也许要用上一生的时间。正如手中这本2007年出版的《其实你不懂天津人》,读了十多年,我依然不敢说都懂了。因为这册薄卷仅仅是个“目录”,真正要去领会的,是“一方水土一方人”这部社会鸿篇巨著。

  二十年前我来到天津,生活了二十年之后,我对她的热爱越来越深刻──书中有这样的总结:天津人不崇拜权贵也不鄙视贫寒,天津人平视人生,并用严密的“隔离带”划清界线,某人出名了,天津人就认为他不是天津人了;某人成了人物,不在天津待了,天津人也不再将其视为天津人……无论是谁,想融入这座城市,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平视人生,安心做事。读懂这个,是读懂天津人的前提。

  本书作者林希先生,祖辈都是天津人,他用了五十年“混迹市间”来写成此书,尽管是最懂天津人的大作家,落笔时依旧谨言慎行、态度谦卑。

  从内容构成来看,这本书不是系统化的史志研究,而是零散的随笔合集,分为三部分:上篇,读懂天津人,讲天津人性格渊源;中篇,天津卫的老故事,叙述旧时津城发生的旧事;下篇,别样的风情,记录天津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

  从创作手法来看,林希先生多数情况下用的是“限知视角”,即尽可能用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历,或者亲自做过调查掌握一手素材,尽量不转述二手资料。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中篇、下篇,天津卫的老故事,都是作者少年时期的经历;天津卫的风土人情,作者从小熏陶到大。这样的创作,真实可信。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都在上篇,正如本书的广告语所言──“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位智者对天津人神秘的心性做过如此深刻的探究和把脉。”然而读书易而读人难,敢于说人性话题,“胆子”着实不小。作者作为地道天津人,具备了天津人耿直豪爽、爱憎分明的性格,在观点上拒绝中庸,就出现许多犀利的话题。

  在我看来,通过“演绎法”得到的结论,基本会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并永不过时,例如揭秘“卫嘴子”爱说话,作者的总结是“依附于土地的人,就沉默;而生活于行船上的人,就爱说话。”用此逻辑去推理,不仅天津人符合,套用在其他城市的人身上,似乎也都符合此规律。

  天津曾是全国最时尚的焦点,那又如何?天津也曾沉寂落寞,那又如何?天津人从不刻意想让谁读懂,这本书就放在这里,你懂也罢不懂也罢,天津人都活得按部就班、宠辱不惊。这本书我读了十几年,可谓“初读不懂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我还会继续读下去,也许要用上一生的时间。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