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神秘西青中北人——福尔摩斯?不!是共产党员
来源:天津西青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3-07
内容提要:这个春天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原本的计划。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措手不及,也听到了一些温暖的、有力量的故事。

  这个春天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原本的计划。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措手不及,也听到了一些温暖的、有力量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来自于病房内外抢时间救生命的医护工作者;或来自于道路卡口做登记测体温的社区工作者;或来自于基层网格敲户门做摸排的广大党员干部……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主人公,他叫什么、在哪工作我们暂且不提,只来静静地听一听他的故事,来感受一名普通党员身后坚定而温暖的力量。

  一天上午,室外冬雪绵绵,中北镇华亭佳园社区居委会内一阵忙碌,电话声此起彼伏。所有工作人员顾不得吃午饭,一边详细对照居委会存档的居民登记信息,一边打电话摸排疫情。这时候居委会主任蔡卓瑾接到了一通电话,“您好,社区吗?我是一名党员,想报名志愿者支援社区防疫任务,请给我安排工作。”电话里一位小伙子的声音坚定有力。

  当天下午,蔡主任就见到了这位主动请缨的党员同志,并把小区里四栋楼的摸排任务交给了他。他用了两天的时间顺利完成了任务,将一份详细的居民情况调查表交到了社区蔡主任的手中。“6号楼共62户居民,某某家庭中几口人,最近有刚刚外地返津人员,联系电话是……;51号楼128户居民,通过仔细观察某某房可能一直没有人住;某某房门口有垃圾,应该有人住,但是始终敲不开门,已在门口贴好了‘温馨提示’……”这些密密麻麻的字体标注得详实而又分明。社区主任蔡卓瑾说:“有了这份摸排调查表,为我们下一步对这4栋楼居住的外来返津人员做好把控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比如外地返津人员乘坐的交通工具、航班号、需要隔离人员的具体情况等等,简化了我们的工作流程,让我们能够腾出人手去做其他的防疫工作,实在是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走访四栋楼,最高的16层,最矮的也有11层。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不漏一户地排查到位,而且信息如此详细,他是怎么做到的?极力压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天13个小时集中高强度工作,爬楼60层,敲开了300多户居民的房门,白天爬楼入户、深夜统计汇总,每天两万多的微信运动步数记录了他的付出。

  “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在摸排居民信息的过程中,他根本没有乘坐电梯,完全是徒步。他通过观察住户门口是否有垃圾、窗户有没有开过、家里拉没拉窗帘、晚上灯亮不亮,能方便弄清住户家里到底有没有人居住。他说,如果坐电梯确实省劲不少,但却观察不了那么仔细,容易漏掉户主信息。”蔡主任感慨地说,“这两天,他就像个爬楼机器人,又像小说里的福尔摩斯,这样细致的工作态度,真让大家心生敬佩。”

  故事讲到这里您可能不禁会问,这么有奉献精神又充满活力的青年党员,怎么只在社区值守了两天,为什么不是一个星期、一个月、或是“疫情不退,我不退?”。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了他给社区蔡主任发去的一条信息里:“多想再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为我们社区的一线防守工作多做些事,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我必须要回到岗位上去,希望我有限的工作能力能为你们尽些绵薄之力,感谢每一位社区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守护着我们的家园……”事实上,这有限的两天时间是他连续工作一个月之后与家人团聚的假期。“他希望浓缩这两天的时间干最多的事,才这么拼命的。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社区主任蔡卓瑾翻着手机信息补充道。

  记者手记

  不知道他是谁,我们却知道他为了谁。由于今天这位战“疫”故事主人公的工作特殊性,我们无法写明他的姓氏,也不能交代他的工作单位。我们只需要记住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千千万万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党员的缩影。等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坚定的责任以及温暖的力量。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