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央级媒体 |
|
||
|
||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的依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无纺布和宠物纸垫等卫生产品。是西青区一个有代表性的用工大户。由于产品大部分面向国际市场,因此企业的订单都是提前1到2个多月排单。平时用工量达到300人左右。 2月18号企业正式复工后,许多员工过年回老家,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返岗,原有的多条生产线只能开一部分,产能明显不足,订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缺人,缺人,怎么办? 天津市依依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福忠告诉记者:“西青区人社局在张家窝镇有人社服务专员,知道我这里的情况后,马上对接落实,开通直通车服务。部分用工得到缓解,但还是缺口较大,3月3日下午送来10个工人。” 精准施策 “1对1”服务重点企业 每年春节后就是用工高峰期,没想到今年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西青区人社局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对区内用工量大的企业进行走访,发现企业在复工后都出现了较大的用工缺口。 针对以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防疫物资生产重点企业及其配套服务或原料企业为重点,天津市人力社保局推动各区设立人社服务专员,“1对1”服务重点企业,优先对接用工服务政策,点对点“送人到岗”,解决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用工短缺问题。 ![]() 西青区人社局副局长张秀芸接受采访 西青区人社局通过“西青人社职通车”微信小程序在线上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对口帮扶的甘肃麦积区、河北省平泉市等地人社部门的积极配合,主动伸出橄榄枝,组织人员报名登记。“当时线上报名有200多人,我们把这些人推荐给企业。通过网络面试、双向选择,确定了80多人分批次来津。平泉市所属河北承德市,这批工人乘直通车来到企业,就是位于张家窝镇的天津市依依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张秀芸说。 西青区“点对点就业直通车”来了 企业的生死时速 黄金时间336个小时 3月2日,29名来自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工人作为第一批工人,被接到西青区王稳庄的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 3月3日,西青区“稳就业 促复工”春风行动援企招工小分队招收的这批来自河北省平泉市的10名员工,乘坐着“点对点就业直通车”横幅的中巴车,抵达位于张家窝镇的这家企业。“我们都是要求当地人员属地居家隔离14天,对老百姓没什么,可是企业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提速,企业三班倒,就是336个小时,这完全是黄金时间。” 张秀芸认真地说。 当地部门配合开具健康证明,防疫扫码登记也获得了绿色码。西青人社局与当地人社部门对接,派专人接送,采取点对点包车,从平泉县直达天津,确保工人们门对门,点对点进入厂区,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 来自河北省平泉市的工人 工人们依次进门登记、扫码、测体温、消毒、检查健康证明,董事长高福忠对到岗的10名员工非常满意。“统一安排到宿舍后,将尽快上岗培训。先从后期包装岗位,向前期机械加工区专业岗位培训。人越多越好。上个月的订单到现在还有一半没完成。不过,好歹可以缓解一下,培训一个月就是熟练工了。3月份能多走几十个集装箱。”高福忠说。 针对企业需求 继续做好复工复产服务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明天3月5日就是惊蛰节气,一年新的气象就此拉开帷幕。 截至记者发稿时,西青区人社局已为区内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服务,通过西青人社网上求职招聘平台、“人社职通车”小程序发布和精准推送岗位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同时,与甘肃省麦积区、河北省平泉市等东西部对口帮扶地区紧密联系,招聘当地劳动力来西青区就业,共为蓝月亮、中建钢构、依依卫生用品等区内重点企业“点对点”送工57人。 据了解,西青区人社局下一步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网络业务办理常态化,并逐步实现网络、现场办公水平同步推进、同步提升;二是持续用力做好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并不断向其他企业扩展,助力全区各类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扩产;三是加强企业用工监测,落实好企业大批量退工减员监控、预警、服务机制,确保全区就业形势稳定;四是在做好稳就业、促就业工作的同时,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力度,通过创造岗位解决西青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就业问题。同时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第一要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探索出适合西青区复工复产的特色途径。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