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青区委网信办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响应组织号召,投身抗“疫”一线。虽然遇到了降雪带来的大幅降温天气,但西青区委网信办的党员干部们每日都准时到达西青区杨柳青镇柳溪苑、长青里和佳苑里社区。大家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重点关注进入小区的外省市人员及车辆,做到及时登记并上报,叮嘱大家要佩戴好口罩、多洗手,尽量减少外出走动,为居民进行情绪疏导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真正做到了严细精实,坚决阻断了输入性传染源。与此同时,按照区防疫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中北镇、精武镇、西青开发区,围绕企业复工、政策宣传等进行帮扶。
加强网络安全监管,筑牢网上“防火墙”。区委网信办加强对属地网站的全面排查,对16家重要政务网站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测。积极做好防护,确保涉及医疗卫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加固,维护全区网络安全。同时,全面深入梳理直接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的网络系统和移动应用(APP),督促各相关单位做好自查,并对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单位做好整改提升。
强化“战时”思想,全力做好信息化支撑。以“战时”效率服务指挥决策。根据区防疫指挥部工作指示,会同相关部门以“网速”推进西青区疫情防控视频指挥调度平台建设,联通全区各街镇、各委办局,保障各类视频调度分析会议30余次。加强电子政务内、外网工作巡检,及时排除OA办公系统隐患故障70余项,全力服务疫情防控指挥决策、科学调度。以“战时”思维服务机关单位。全面推进阿里“钉钉”系统部署使用,服务指导各街镇、各部门、复工企业、学校医院建立线上组织架构。组织全区58家单位、112人,创新采用平台直播方式开展使用培训,现场解决组织设立、流程制定、管理协同等各类问题50余个,调集9名资深软件工程师组建咨询工作团队,提供7×24小时实时在线支持服务。以“战时”举措精准服务基层群众。依托全市“津心办”APP系统,充分发挥“网信西青”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辐射优势,及时增设“疫情防控资讯平台”和“疫情防控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疫情信息动态,提供“查看周边疫情”“发热门诊查询”“密切接触者查询”“疫情谣言查询”“患者同程查询”“哄抬价格举报”“科学预防宣传”“疫情智能助手”8项平台功能,为全区广大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用好新媒体宣传阵地,全线参与疫情防控。西青区委网信办充分发挥“网信西青”系列新媒体矩阵平台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宣传工作。通过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抖音等“网信西青”政务新媒体矩阵,围绕天津市和西青区抗击疫情工作举措,特别是暗访检查基层一线、各街镇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举措、西青医院赴湖北救援、西青文艺工作者抗击疫情的原创作品等内容进行宣传,做好疫情防护科普知识宣传。截至2月26日发送关于防控疫情相关内容1990余条次,累计阅读量418万余条次。同时,为进一步肃清网络平台不实信息和言论,区委网信办推送《致西青区网络群主的一封信》,号召西青区各网络群主、管理员自觉遵规守纪,履职尽责,积极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信息、加强内容管理、举报网络谣言,共同营造网络良好氛围。
抓实抓细办公区域疫情防控工作。区委网信办作为西青建设服务中心物业牵头单位,积极承担办公楼区的疫情防控责任,进入一级响应以来,联合物业加强了进出人员的测温、登记管理,督促楼内办公单位使用“津门战疫”微信小程序,在出入口地面铺设消毒毯,做好进出车辆的消毒工作。在办公楼内设置多处专用垃圾桶,张贴废弃口罩投放标识,并每日进行消杀,严格落实废弃口罩的规范投放措施。同时,对工作场所、食堂、电梯、卫生间、洗手池等公共区域及相关物品安排专人每日定时消毒。对楼内就餐人员,强化防控宣传教育,延长就餐时间,实行错峰用餐。(编辑 窦爱君 李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