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文体
西青区“喜迎二十大——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播②
来源:西青信息港 编辑:韩璐 日期:2022-04-01
内容提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求,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西青大地广泛传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求,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西青大地广泛传颂。  

  2022年1月1日至5月1日,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宣传部、西青区总工会联合开展了“喜迎二十大—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征文活动。此次征文内容涉及我市经济社会活动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感人形象,歌颂赞美了生产一线劳动者默默无闻但踏实苦干的劳动之美,充分彰显了他们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认知,表达了当代劳动者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感情。

  即日起,西青信息港网站将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展播,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注阅读!

  传承劳模精神 喜迎二十大

  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作为精武镇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同时也是天津市劳动模范,始终坚持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指引,扎根农村,多管齐下推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体制机制上求完善、在深度广度上求突破、在为民服务上见实效。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村支两委大力支持下,付村连续多年被评为五星级党组织、天津市五星村,荣获全国第六届“文明村镇”。

  一、坚持党建引领,做好红色精神的宣传员

  坚持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不二法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基层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近些年来,我们在党组织建设上下了大力气。一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包括党建动态、学习园地、党群管理等栏目,涵盖了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付村党总支采取党员线上学习的方式,党员通过手机端完成学习并发表评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我们还专门打造了“实时传送”小栏目,实时播放每月底的党总支会议,包括六步决策、近期工作汇报等内容。村居民可以通过电视端或者手机端进行观看,也可以进行视频回放并发表评论和转发。二是抓细抓实党员管理。为了充分调动村内党员积极性,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我们引入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对党员需要进行的规定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形成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明确每一项未完成被扣除的分值。同时,加入志愿服务等加分项,鼓励党员积极加入到村里的建设当中。每季度和年底,各党支部会对积分低的党员进行谈话,责令其整改,并跟进整改情况。三是不断深化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推进党员中心户、党员联户服务群众工作,与周边群众进行邻里结对,每季度至少联系1次,形成以党员为核心的辐射型服务网络。不断激活党员队伍活力,疫情期间,党员志愿者主动加入村防疫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每年我们都会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党员们会在年初写下承诺,包括走访老人、参与小区环境清扫、参与志愿活动等,承诺内容公示在小区里,接受所有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党员服务群众。

  二、丰富治理形式,做好乡村振兴的服务员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基层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基层民众的参与,一个农村的整体治理成效很大程度在于群众自治的水平。为此,我们不断丰富自治的形式,让自治真正起到实效。一是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农村是一个更倾向于讲“人情”的地方,因此我们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付村村规民约》等70余项制度,充分发挥用制度管人管事的优势,弱化用人情治理,达到公平、公正、有效。二是成立文明监督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制度定的再多,不执行、不落实就是白纸一张。为了使村规民约落地,我们成立文明监督委员会,下设文明新风促进会、白事会、红事会3个机构,监督村里红白喜事是否按照规定操办,符合规定的村里给予奖励,违反规定的会受到处罚。选出在村里有威望、懂村情的人成立调解委员会,制定调解委员会章程,公开调解流程,让有调解需求的村民能方便地寻求到帮助,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设立了付村文明基金,制定了《付村文明基金管理办法》,通过积分制将村民不文明的行为量化,与年终福利相关联。三是全域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部分,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我们把全村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为网格内村居民提供全覆盖、无缝隙的动态服务,网格员每天入户20户,收集村民的问题并反馈给党总支和村委会,及时高效解决村民问题。

  三、注重民生服务,做好村民幸福的守护员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我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打造了“付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平台通过电视端、手机端、电脑端,实现了三端合一的信息互通与共享,方便了村居民的生活,大大提升了我村的民生服务质量。一是智慧赋能网格管理工作。我们以智慧平台为依托,为每名网格员配备一台手持终端设备。网格员在巡查、走访过程中发现事件可实时上传到智慧平台,平台管理员可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协调和处理,更好地为百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此外,我们已将村民、常住人口、房屋、社区部件(如井盖、垃圾筒、消防栓、路灯等)等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登记,录入系统,基础信息发生变化也可随时进行信息修改,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智慧赋能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引进智能垃圾投放系统,从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投递、垃圾分类收集等方面着手,对垃圾分类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付村引进的智能垃圾箱具有满桶、超重、超温报警等功能。为了更好的鼓励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实行一户一个二维码的政策并建立奖惩机制,垃圾分错了要扣个人的文明积分,全年无错可以参与年终“垃圾分类文明户”的抽奖活动。三是智慧赋能平安乡村建设。我村从2018年开始使用守望领域的门禁系统,并与智慧平台进行对接,更高效、更智能地进行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小区的安全防护工作。为了避免电动车在楼道充电引发火灾事件,我村的每个电梯都安装了智能摄像头,可以识别出电动车进而阻止其进入电梯。我们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配备了智能腕表,在中秋、端午等节假日开展送祝福活动,为老年人送去关爱和问候,不仅送去物质上的关怀,更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经过几年努力,村集体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000余万元,村民人均经济收入近5万元。

  “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基层治理是大课题,大文章,我们将不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努力提升村民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二十大”召开在即,我将在劳模精神的激励下,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将村民的呼声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在基层广袤的土地上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西青区精武镇付村党总支书记 李成达

  劳动创造幸福——喜迎二十大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我叫吕永东,1987年生于山东德州,中共党员,毕业于德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从业焊接工作16年,现任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培训基地焊接技术指导老师,2006年中专毕业,之后一直从事于焊接方面的工作, 扎根生产一线。现在担任企业培训中心技术指导老师,言传身教,利于提升全体职工的技能水平;作为公司首席技师,不仅要在重点工程建设中攻坚克难,突破一个个焊接工艺难题;作为工匠先进典型,还要发挥引领作用,传承工匠精神,劳模奉献精神,16年来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一代高技能人才技能兴企、技能报国的铿锵乐章。

   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是我的-成长之土;公司总占地面积500亩,设计总产能每年30万吨,产品类型涵盖H型、箱型、桁架、桥梁、绿建等一系列绿色建筑产品,经营范围覆盖京津冀、东北三省、山西、内蒙古8个省市以及海外地区,是北方最大的钢结构建造基地。先后把“天津制造”筑在了“一带一路”的世界地标上。已在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文莱等海外地区,在“一带一路”引领下筑造起一座座新的地标。公司在京津冀地区参与了多项地标性工程建设,其中有北京中国尊、天津117大厦、石家庄国展、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等重要项目。在这些重要项目之中穿梭我们团队的身影。

    扎根基层,苦炼技艺传帮接代,2014年是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投产第一年,我满怀憧憬与期待,只身“艺”人加盟中建钢构,在这里成为了这片土地开拓的“元老人物”。也开启了我六年多“铁骨仁心”的匠人之路。本着对焊接工作的热爱,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焊接技术的钻研和探索,曾系统的学习过焊接专业知识,精通行业的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手工电弧焊等多项焊接技术,并长期坚持在生产一线的工作中加以运用和磨砺,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将丰富的焊接技巧与经验发挥在行业的生产中。先后参与了北京中国尊、通州行政副中心、北京国际机场、北京地铁16号线,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雄安高铁站房、迪拜地铁站、哈斯彦电厂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钢结构工程建设。公司成立之初,人才稀缺。作为一名“钢构人”,在对自己的“铁骨”要求下,不忘对他人的“仁心”关照。我将丰富的焊接技巧与经验尽情分享给广大职工,贯彻公司的“传帮带”精神。在公司和市工会的帮助下,我通过“传帮带”政策为企业及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人才,缓解了开业之初技术工人紧缺的难题。先后培养出上百名名高技能型人才,并且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已有多名职工在各类赛事中荣获优异成绩以及天津市西青区“金牌技师”等荣誉称号。

    在职期间,为促进始终进步的目标。在休息时间不忘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思想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对自己工作质量的要求,力求完美,精益求精,让自己的焊接技术水平在实践中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实训基地,为我们工人学习和培训提供了便利;公司先进的焊接设备,为我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硬件条件;优秀的工作团队让我奋发向上,痴迷于技术能力的突破。

    我坚持力于技术创新创效工作,在天津市工会和公司的组织下,组建了“吕永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且在钢结构“焊接变形量的控制”、“焊缝质量优化”、“H型厚板组合埋弧不清根工艺”等技术革新中,取得了“国际先进”丰硕成果。并在各车间加以推广应用,提高了焊接质量,累计创效节约1800余万元,为企业创优创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行业弥补了一项空白。这一创新项目获得了2019年西青区职工金点子创新创效大赛冠军。作为一名焊接技术指导,我深知:个人技术再高,不如团队一起进步,个人荣誉再多,不及团队荣誉份量更重!在担任焊接培训技师期间,我除了自己不断充电、工作于一线生产、编写培训教材,还经常把培训课堂搬到车间,既讲理论又讲实操,把自己的总结与经验无私分享给新员工。有时遇到施焊过程中难题,就和工友们一起分析,相互学习。工友们遇到工作的难题,我们也会相互探讨,为其解决。

  听党指挥 我们冲锋在前,模范带头——南宫援建 众志成城2021年1月17号,岁暮天寒之际,南宫疫情爆发,身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天津市劳动模范,在公司的组织下,我首当其冲同行200余名“逆行者”,克服没水没电的层层困难,经过14天的昼夜奋战,快速完成2000个隔离方舱的建设并且顺利交付使用。同时获得南宫市政府慰问和表扬。

   我是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我认为虽然每个人的业务水平距离大工匠有远有近,但是,工匠精神是可以激励我们每个人的,它就体现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中。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技术,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便是我对于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也是我希望能够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国工匠走近每个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激励、公司的大力培养以及集体的互相帮助。今后我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向前,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将自己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回报公司,我将继续载誉前行,与中建科工协同共进,与党和国家荣辱与共!

  回看百年路,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天津青年紧跟伟大的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远眺前行的路,天津青年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吕永东

  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

 

原标题:西青区“喜迎二十大——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播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