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近十年为西部12个省区培养职教师资2590名 输送“工匠之师” 助力西部振兴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李杨 编辑:曹静 日期:2022-08-17
内容提要:巍巍昆仑山,茫茫戈壁滩。在新疆和田地区的洛浦县阿依丁库勒村,党支部书记解学鹏正在用热情和汗水描绘着他的青春画卷。解学鹏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08届毕业生,当他得知新疆和田有基层招聘时,便下定决心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基层干部。

  巍巍昆仑山,茫茫戈壁滩。在新疆和田地区的洛浦县阿依丁库勒村,党支部书记解学鹏正在用热情和汗水描绘着他的青春画卷。解学鹏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08届毕业生,当他得知新疆和田有基层招聘时,便下定决心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基层干部。

  解学鹏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为了尽快融入环境、融入群众,他抓紧学习当地语言,进农家户、吃农家饭、睡农家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2021年2月1日,组织上安排解学鹏前往洛浦县恰尔巴格镇阿依丁库勒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来到阿依丁库勒村后,为了增加群众收入,解学鹏带领大家利用春耕之际开垦出荒地211亩,建成了杏园。“我们要将村子打造成为一个以观光娱乐为引领、采摘休闲为主体、餐饮娱乐及垂钓为一体的旅游村庄。”解学鹏还带领群众打造花卉村庄,将杂树变废为宝,建设葡萄架300余架,逐步带领群众建成房前有花、园内有果、屋后有菜的基础环境。

  出生在河北邯郸的王晴,2017年考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动画专业学习,她对西部地区充满好奇和向往。2020年9月,王晴作为学校支教团一员前往和田职业技术学院、策勒中等职业学校等4所院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支教。

  初到新疆,气候不适、作息不适、饮食不适、教学不适……各种不适严重打击了王晴的信心和热情。但是,一次工艺美术系支部书记与支教大学生们的谈话,使她重燃激情。“大家是共产党员,以支教教师的身份来到这里,就是要做出奉献、要奋斗。”听完书记的话,王晴顿时觉得愧对于胸前的党徽和教师的身份,她振奋精神,改进教课方式,学生们逐渐对她的教学充满兴趣,课堂上的互动更多更积极了,大家跟她的感情更亲密了。

  在新疆的各种经历和学生们给予王晴的感动,让她下定决心留在新疆陪着这些可爱的学生。2021年4月,王晴与和田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就业协议。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像解学鹏、王晴这样的学子还有很多。近年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工匠精神”育“工匠之师”,着力为西部职业院校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情怀”的高素质职教师资,精准助力西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十年,学校为西部12个省区的450余所中、高等职业学校培养输送了2590名职教师资。今年,2022届毕业生中有132名毕业生积极选择投身西部地区工作,成为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将积极发挥社会实践教育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磨炼意志、淬炼本领。‘复制’职教先进经验,‘帮扶’服务乡村振兴,努力让每一个西部的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原标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近十年为西部12个省区培养职教师资2590名 输送“工匠之师” 助力西部振兴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