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把社区治理好,群众生活才能更舒心。西青区赤龙南街道亲和康园社区站在群众立场谋划社区治理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串珠”社区协商工作法,“串起民意、串起民智、串起合力、串起责任”,揭社区的“箱底”,明群众的“心底”,啃最硬的“骨头”,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让社区氛围越来越和谐。
在亲和康园社区亲和润园小区的一处小花园,记者看到工人正在安装便民爱心座椅。搬运、布置、固定,整个流程一气呵成,12把崭新的便民爱心座椅成为了这个小花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亲和康园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随着天气的转暖,社区内许多老年人都纷纷走出家门散步遛弯,这个小花园也是老年人经常“到访”的地方,有时走累了想要歇歇脚,不过由于小区建成时间不长,这个点位还没有安装上座椅。为此,社区及时将居民诉求提到议事日程,经议事协商后上报街道,协调相关部门,最终决定在此处安装12把便民爱心座椅,满足居民休闲需求。
安装便民爱心座椅是亲和康园社区运用“串珠”协商工作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社区坚持“串起民意”,开展入户走访,建立红色网格群,通过线上网格群与线下大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居民需求;坚持“串起民智”,及时召开议事会,党员、群众群策群力,研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坚持“串起合力”,发挥联建共建作用,社区党支部吹哨,相关部门报到,参加沟通协商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坚持“串起责任”,建立督导落实机制,实行清单式、台账式管理,做好问题解决后的居民回访工作。
西青区赤龙南街道亲和康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国琴说:“亲和康园社区通过‘串珠’协商工作法的形式解决确定大大小小的事情件百余项,居民作为和谐议事、民主协商的主体,充分尊重居民的主体地位和问题诉求,并给予居民主动思考并决定自身发展问题的权利,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赤龙南街记者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