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镇坚持把“双减”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有力推进相关部署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注重提升校内服务质量,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做到多级联动、双向发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质量做“加法”数量做“减法”
全镇各中小学积极探索多样化减负路径,按照区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详细制定减负工作计划,严格监控学生书面作业量,时刻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进行督查。要求小学1-2年级不留纸质性作业,其他年级严格按要求落实书面作业时间。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当日没有课程的学科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全面提升作业质量。同时,认真落实作业公示制度,3-6年级每日在校园进行作业公示,进一步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让作业的质和量更加透明,促进学生课后作业实现减负。
课堂做“加法”课后做“减法”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水平,聚焦“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效率教学,学校不再把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学生评价唯一标准,而是注重对师生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坚持把工作落实到教学行为和过程中去,通过听课、交流、查看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课堂学习时间,让学生经历从一般到个别的知识归纳过程,引领学生逐步掌握自主体验、理解与建构学习方法。同时,辅以学生感兴趣、情境化、基于问题解决的高质量作业来完成完整的学习闭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应用,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在校做“加法”校外做“减法”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精武镇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全镇6所中小学全部为家长提供课后服务相关内容,覆盖率达到100%。课后服务的时间与家长正常下班时间进行了有效衔接,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家长,学校无偿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为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各校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并详细制定课程表,周一至周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周五由本校有特长的教师和外聘专业教师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在减负的同时,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此外,持续加大对全镇各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采取地毯式排查,建立工作合账,强化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全镇16家学科类培训机构严格按照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核准的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积极排查培训机构门前广告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制作全镇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信息公示板,办学许可证、登记证书、教师信息、收费信息、培训内容、安全信息等内容统一张贴上墙。每周定期上报学科及非学科类课时情况,截止当前全镇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就假期未完成学时完成退费或消课,全面规范了校外培训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