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全国文明村白滩寺村:提升基层党组织“五力” 谱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来源:西青信息港 编辑:韩璐 日期:2021-12-09
内容提要:近年来,作为全国文明村,杨柳青镇白滩寺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切实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学习力、战斗力、文化力、增收力,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开好局、起好步。

  近年来,作为全国文明村,杨柳青镇白滩寺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切实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学习力、战斗力、文化力、增收力,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开好局、起好步。

  提升“组织力” 配强总支班子

  白滩寺村为党总支建制,党总支班子成员8人,下设两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1人。近年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搞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选拔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的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市委组织部专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着力配强村党总支书记和班子队伍,让白滩寺村有一个“好总支、好书记”,推动人员素质整体优化提升。在村“两委”班子的坚强带领下,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发挥,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能力有效提升,2017年,白滩寺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提升“学习力” 为群众办实事

  白滩寺村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建立实事项目清单及群众诉求清单,将党史学习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16项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升“战斗力” 美化村容村貌

  全面提升本村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更宜居,建造占地约1.3万平方米的白滩寺公园,对新兴路高铁下绿地进行提升改造,种植月季花、荷兰菊、天竺花、美人蕉等各类花卉3.6万株,使村民拥有了一座“身边的花园”。作为西青区垃圾分类试点村,白滩寺村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落实“垃圾分类”专项行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逐步推广使用垃圾分类智能化收集点,引导村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促使广大村民树立科学的垃圾分类意识,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高标准规划建设及改造提升农村公共厕所8座,完成户厕改造任务。推进实施村内破旧公路提升改造计划,对白滩寺路重新修缮,实现优质公路“户户通”。

  提升“文化力” 培育文明乡风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传播尊老敬老乡风,于重阳节组织非洲鼓艺术团为全村老年人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赞扬,被“西青微生活”公众号同步直播和西青官方媒体宣传报道。深化“美家美院”创建活动,择优确定38户示范家庭,并荣获西青区首批“美家美院”优秀家庭荣誉称号,以庭院“小美”带动了乡村“大美”,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利用村文化礼堂组织端午节包粽子、“唱红色歌曲▪庆建党百年”主题活动等,让村民受到优秀乡村文化滋养。2021年,我村成功申报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增收力” 发展集体经济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旅游+”“生态+”“文化+”等模式,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村。近期,立足本村以苗木种植为主要产业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协调农业科技人员,试种2亩褐灵菇,预计亩均产量1.5万斤以上,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左右;建造天津市中学生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已到验收阶段。

(文明西青)

原标题:全国文明村白滩寺村:提升基层党组织“五力” 谱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