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家训,涵养良好家风,培育家庭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引领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西青区积极推进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家庭文明之风吹遍西青,营造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什么是文明家庭创建? 文明家庭创建是指为充分展示家庭文明建设丰硕成果,展现亿万家庭良好精神风貌的活动。 文明家庭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到生活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文明家庭的评选标准有哪些? 文明家庭有八大标准: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 张华起家庭 提起张华起,认识他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人人都讲奉献、有作为。 张华起是一名普通村医,在退伍后放弃了到大医院工作的机会,秉持着回馈服务父老乡亲的一颗赤子之心,最终选择回到农村成为一名村医。 每天早晨五点多,只要一打开诊所的门,一天的忙碌就开始了。他对患者尽量开小处方,让患者花小钱治大病。平均每天要接诊100多位病人,有时候晚上十点多回到家刚准备睡觉,听到手机铃声响起,他立刻就会起来出诊。40年来,张华起熟悉了周边社区的角角落落,接受过他帮助和诊治的患者多达十几万人,他用行动和无私的付出诠释着医者仁心。 张华起的妻子程铁凤同样也是人们心中的“巾帼英雄”。她从唐山大地震那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要参与义务献血活动,她不仅自己坚持献血,还带动全家坚持无偿献血。2007年,程铁凤荣获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女儿由于小时候受到父母的熏陶,上学期间多次参加献血活动,工作以后,又先后在单位多次献血。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华起程铁凤夫妻二人,响应党组织号召,是第一个要求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并积极带头,满腔热血,服务来往的群众,用行动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张华起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关怀子女、热心助人、家风优良,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王倩家庭 幸福对每个人而言意义不同,有人认为衣食无忧是幸福,有人认为事业有成是幸福,对她而言,幸福源自家庭的温馨。她是来自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王倩,她性格开朗、淡泊宁静,和爱人相濡以沫、相互包容,经营起和谐美满的家庭。 爱岗敬业 做为民的“急先锋” 王倩同志于2010年进入检察院,始终奋战在刑事检察一线,先后承办多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司法利剑惩恶扬善、守护正义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多年来,她深埋案卷、沉心定气,勤勉踏实,曾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检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最美女检察官等荣誉称号。丈夫李智同志是天津市津西监狱的一名基层警察,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作为首批监狱封闭人员践行职责,时至今日,仍严格周期封闭,从未缺勤从未退缩。夫妻二人习惯于在工作中用善良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在为民方面“想在前做在前”,做为民的“急先锋”。 融入“初心” 做孩子的“守护人”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作为一名检察官,她在查微析疑之外,更关注着未成年被害人的安危冷暖。在办理一起性侵案件中,被害人阳光的外表下,透露着绝望阴郁的眼神,她深知道德的谴责不能代替法律的判断,她主动联合区妇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或在检察院,或在她家中,用爱和真心不断感化、劝慰孩子,考虑到孩子家庭贫困、缺乏救治资金,她提出了司法救助申请。记不清与小女孩见了多少次面,谈了多少次心,终于小女孩从过去的阴霾中走出来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重新走进了校园,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言传身教 做家风的“传导器” 作为一个母亲,十余年来从事一线办案工作,她加班出差是家常便饭,遇到重大案件,往往数月无休息日,看到父母公婆日渐苍老的面容,她总觉得亏欠。然而,她从未听到老人一声埋怨,等待她的永远是热腾腾的饭菜和嘘寒问暖的鼓励。2012年,女儿如天使般降临,又为这个家庭增添了一份快乐。培养孩子多项才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这个家庭的重心,爷爷作为退休语文教师更是非常注重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孩子,《弟子规》《三字经》《历史人物传记》等内容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他们的引导和影响下,孩子诚实守信、豁达乐观,充满爱心和进取心。 杨欣怡家庭 杨欣怡,女,汉,1993年11月,中共党员,本科,现任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博文苑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2020年3月荣获“敬业奉献-天津好人”荣誉称号。主要工作负责纪检和党务工作。从事党务工作以来,以坚强的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党赋予党务工作者的各项光荣任务。她的爱人李兴鹏是西青区李七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师,临床医学专业,负责综合门诊。李医生工作勤恳,为人谦和,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和耐心友善的工作态度得到医院领导和病人的一致好评。2020年3月荣获“敬业奉献-天津好人”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杨欣怡非常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更新,紧紧围绕十九大等系列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进行学习,并且在做好个人学习的同时将学习内容、学习心得分享给博文苑社区支部党员与青年团员,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青年党员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2019年9月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群众开展各项活动,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集中交流谈心,并坚持“三访四问五行动”的原则,杨欣怡与社区两委班子一同完成了对2322户居民户全面走访,对社区困难党员群众、孤寡老人及残疾人员重点走访,听取他们对于社区在社区建设和工作开展中的意见建议以及对需要党员帮忙实现的“微心愿”加以认领和达成。他的爱人李兴鹏曾任李七庄街王兰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现任李七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门诊医师。在站里,李兴鹏医生不仅负责为病人看诊,还要负责制定全站的工作计划及工作内容,负责全站的大事小情。李医生在全站开展以诚信为宗旨,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做到“热心、关心、耐心、虚心、放心,对来就诊的病人主动热情、亲切关怀、悉心照料。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李医生主动到其家中为病人治疗诊断,贴心的李医生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和睦家庭、热心公益 医院里工作任务重,李兴鹏在院时间多,经常需要值夜班,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杨欣怡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小两口在日常生活中,也很热心公益,经常关注各种公益项目。在疫情来临时,第一时间为武汉慈善总会捐款2000元,在李庄子村组织捐款时又再次捐款1000元用于父老乡亲的抗疫物资。 齐心协力、共同抗疫 疫情防控期间,杨欣怡与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一直坚守防疫一线,电话排查户籍为外省人员的出津情况,全面开展辖区内各个小区的防疫宣传,日间值守门岗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测温登记,对外来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测温,为小区居民入户办理出入证,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生活物品配送到家,夜间值守门岗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测温,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爱人李兴鹏得知社区防疫工作人手不足,在下班之后就主动加入社区晚间值勤队伍,白天“白大褂”,晚间“红马甲”,这就是他每天的形象。当院里提出一线隔离点需要医务人员时,李兴鹏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肩上的责任,第一时间向组织提交“请战书”。2月29日,当朋友圈里大家都在为闰年多出来的这一天而庆祝时,博文苑社区党务工作者杨欣怡,也在想着晚上下了班可以和家里人一起吃个捞面,因为今年小年的时候在值夜班,除夕的时候也在值班,初二接到疫情严峻全员上岗的通知,迅速到岗后,就一直没有休息过了,今年的元宵节也在值夜班。这个特别的日子轮到她可以早点回家吃顿晚饭了。下午值班过程中,突然看到丈夫向她走来,惊诧之余心里咯噔一下。“接到紧急通知,现在就出发去隔离点,我刚从家里出来,不用担心,相信我的实力,时间紧我来见你一面。现在就出发了。”“千万做好防护,我等你回来。”时间2月29日下午三点,李七庄街辖区内医学观察隔离点正式启用,第一梯队成员含李兴鹏在内的四名医务人员接到任务后,火速整理个人物品,短短一小时回家拿上早已准备好的“行囊”,三点半准时报到。 疫情面前他们既是夫妻,更是战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关爱,携手奋战,谱写了一篇新时代的浪漫恋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逆行”。 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疫情当前,无数个杨欣怡、李兴鹏站了出来,他们是新时代青年的缩影,有这样的青年在,中国的未来就是光明的,党旗和团旗就会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上。 (文明西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