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手绢 王宝铭
这个游戏至少也得七、八个小伙伴一起玩,否则人少了玩起来也没大意思。一群小朋友手拉手围成圈儿,蹲下,松开手,这事先已经通过“石头剪子步或锛撬裹”的方式确定下来某个小朋友当“唬”,他手里提拉着小手绢,等待游戏的开始。有一个小朋友喊:“一拜起。”众伙伴立刻拍手唱起“丢丢,丢手绢嘞,丢了一天没丢掉嘞,累了找个门墩坐一坐嘞”伙伴们唱着歌,当“唬”的小朋友提拉着手绢顺着孩子围的圈儿在圈儿外转,当他转到认为能够代替他当“唬”的小伙伴身后,就随着“找个门墩坐一坐嘞”的歌声欠着身子坐到这个小伙伴的后背,然后把手绢放到这个小伙伴的屁股底下,突然就围着圈儿跑,如果这小伙伴发现后,抬起手绢就开始追他,众伙伴就为拿手绢的小朋友鼓劲、加油。当“唬”的孩子跑了一圈儿跑到刚才起来追他的那个小伙伴蹲的地方蹲下,拿手绢的小朋友只好认输,因为他(她)没追到他(她),也只好当“唬”,再重复刚才的游戏。有的小朋友聪明,坐在小朋友背后不把手绢扔到这个小朋友屁股底下,把手绢藏在手心儿就跑,这个小朋友认为在自己这儿就站起来做出跑的姿势,但要拿到手绢才能跑,找了半天没找到,就在大伙注意这个小朋友时,当“唬”的孩子已经转了一圈儿到了他(她)跟前儿,这个孩子争辩着“你搅赖,不算,重来”“谁让你不注意的,快来当‘唬’吧”“我不玩了,你搅赖。”说着他(她)起身就走。大伙起哄“你搅赖,搅赖!”“行,行,行,你别走,我重丢还不行吗?”那孩子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蹲下。这种事多发生在女孩子身上,男孩子他会站起来当“唬”。有的当“唬”的孩子调皮,坐在小伙伴背上不走,成心压底下的伙伴,那孩子支不住,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站起来对当“唬”的孩子喊“你赖搅,不跟你玩了。”大伙一哄而散,不理当“唬”的孩子,到别的地方再玩,那孩子追着大家一个劲央求他们,再也不那样做了,还发誓“我要是再玩赖,让我变成大猪八。”然后,把嘴鼓起来做猪嘴状,把众伙伴逗笑。
(聚焦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