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党史记忆】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 稳定经济秩序
来源:西青信息港 编辑:扈树珍 日期:2021-06-16
内容提要:国民党在大陆滞留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为维护大量的军费开支,于1948年8月进行了“币制改革”,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由于战争的破坏严重而萧条凋敝。解放伊始,商品短缺,纸币泛滥,推动了物价的急剧上涨,全国很多地方发生了抢购风潮。物价问题同样波及到西青地区。

  国民党在大陆滞留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为维护大量的军费开支,于1948年8月进行了“币制改革”,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由于战争的破坏严重而萧条凋敝。解放伊始,商品短缺,纸币泛滥,推动了物价的急剧上涨,全国很多地方发生了抢购风潮。物价问题同样波及到西青地区。1949年2月,西青地区开始进行稳定物价工作。首先,对于抢购物资和故意抬高物价的行为给予行政上的干预,而后主要通过调拨物资的手段,将粮食、油盐等商品投放市场,有计划地把物价压到了合理的水平。同时组织贫民小贩进行调运,沟通与外埠的贸易,使粮食、油、毛巾、肉、烟等商品流入新区,使市场日趋繁荣,各种物价日趋平稳。

  1950年5月,西青广大农村地区开始建立村财政管理委员会。村财政管理委员会按月通报预、决算表,张贴清单,公布账目,并建立了严禁私自派敛等制度。在与各种经济上的“人祸”做斗争的同时,西青地区的各级党组织、人民政府还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应对了“天灾”带来的经济困难。西青地区解放不久,便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1949年七、八月份,西青地区连降暴雨,沟满河溢。加之海潮上顶,河水无处渲泻造成河堤决口,洪水四处狂泻奔流。西青地区大部分庄稼被淹,收成无望,部分村庄被洪水围困,造成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五区、六区共46个村灾情严重,直接受灾人口近四万二千八百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1.5%左右杨柳青镇遭受水灾的重灾户达382户,受重灾人口达1843人。很多受灾群众生活无着落。有些农民被迫变卖牲口、家具和房檩以交换粮食渡荒。有的村全家携老带小开始出走他乡求生。灾区人民面临着饥饿与死亡的威胁。面对严峻的形势,西青地区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积极抗灾,另一方面组织了对灾民的救济。他们战斗在抗洪第一线,拓修了围村堤埝,修建了挡水坝,疏通了河道,阻止了灾情的发展与扩大。五区紧急调拨粮食2.5万公斤,对断粮户进行了救济。全区应救济的489户,1873人。对极贫烈军工属或鳏寡孤独无能力、无生活来源者,每人发小米12.5公斤,一般困难者每人发小米5公斤,弱劳力每人发小米5公斤、玉米10公斤,初步抑制物价,稳定了群众情绪。杨柳青镇拨粮食5000公斤,并向各界募粮7327公斤,办理了急赈,共救济灾民1487人。此后又拨粮食3130公斤,柴3600公斤,开设了粥厂,使孤老的贫苦市民得到了救济。

  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青地区最终克服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经济秩序逐步稳定。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投入生产自救和进一步发展经济的热潮中。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