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央级媒体 |
|
||
|
||
新华社推出神州巡礼系列报道,以西青区西西海湿地建设和大运河西青段治理为例,报道西青区以生态治理为抓手,做实民生“里子”,让全面小康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实现高质量发展。截止小编发稿时,浏览量已近114万。 生态赋能美“里子” 鱼翔浅底、鸥鹭齐飞,野趣盎然的生态图景在天津市西青区西西海生态湿地展开。 但两年前,这里连片的鱼塘里,绿藻大面积漂浮,氨氮、磷等污染物超标。“万余亩鱼塘紧邻着独流减河,大引大排的水产养殖模式,不仅污染了周边河道水质,还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天津市西青区水务局副局长赵洪平说。 ![]() 2021年4月27日,天津独流减河(左)与西西海生态湿地(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去年3月,西青区投资2.56亿元,实施独流减河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引导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有序退出。 为了更大范围守护“一汪清水”,“九河下梢”的天津打响了“碧水保卫战”。 ![]() 2021年4月27日,大批水鸟在天津市西青区西西海生态湿地上空飞翔。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东碾坨嘴村党支部书记任兆勇同时担任着村级河长,负责京杭大运河天津西青段部分河岸巡查。“我每天都要来河岸看看,3年来拍下的照片能够清晰地看到大运河的变化。” ![]() 2020年9月10日,一群水鸟在西西海生态湿地休憩。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2015年,西青区开始对运河西青段进行综合治理,下重拳整改河两岸的“散乱污”企业。一时间,运河周边不少村子的村集体收入几近腰斩,有村民气冲冲地到政府讨说法。 “再难也得转变发展思路!”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副镇长李汝杰说,镇里一手抓“散乱污”企业整治,一手抓运河的生态治理,派专员给老百姓把生态发展的好处掰开了说,揉碎了讲。 ![]() 2020年6月3日,这是京杭大运河天津西青段的一景。新华社记者宋瑞 摄 路子行不行,结果能证明。“水清了,鱼虾也多了。在优质环境的加成下,一批批好项目纷至沓来,老百姓也鼓掌叫好。”李汝杰说。 更大范围内,一道面积736平方公里的“绿带”在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间铺展。津城与滨城间的生态屏障,守护着市民的畅快呼吸,为后人留下了“绿色宝库”。 生态向好,越来越多的鸟儿“用翅膀投票”。今春以来,天津市北大港湿地、七里海湿地、团泊湿地、大黄堡湿地迎来超过50万只候鸟光临,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数量比往年大幅增加。 ![]() 2020年11月12日,天鹅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栖息。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摄 “2021年,天津还将统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进一步增加空气优良天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说。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