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
|
||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心里五味杂陈有些伤感。扪心自问,我已经有很久没有认真而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那种读书的乐趣哪里去了?忙!那么时间都去哪儿了?上了一天班已经很累,还要经常加班加点晚归,回到家里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洗衣做饭等等,哪有时间看书? 曾经与朋友探讨这个问题,她说,现在谁还看书!一部手机就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工作学习,联系朋友,买或者卖,看新闻,看小说,追电视剧,刷抖音,微信聊天视频…… 是啊,小手机大世界,无所不能的手机成了现代人最亲近的朋友。有时间大家都在玩手机,没时间挤时间也是看手机,走路开车坐车逛商场手机不离手,仿佛离开手机不能活似的! 回想中学时代,没有书看的我,得到一张报一本书,就顾不上吃饭和睡觉非看完不可。我的同桌数理化不好,作文却很棒,大概得益他是一个书痴。那天不知他是从哪里弄来手抄本,看到他自习课偷偷看得痴迷的样子,我也禁不住好奇,等他去厕所时不惜代价越过“三八线”偷偷翻开书桌里的书。我清楚的记得那本手抄书的名字叫《第二次握手》,没有作者,也没有手抄人的名字,字体潦草,还有些错别字,但我翻看一页就被吸引住了,再也顾不上男生与女生不说话的禁忌,恳求同桌看完让我看看。同桌犹豫了一下,答应我在保密的情况下借一晚。那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我偷偷背着母亲躲到自己的卧室里,在煤油灯下聚精会神地读着,刘海烧焦了也不知道。真是读书不觉天已亮,等到鸡叫三遍我终于看完。我被故事里的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科学救国深深感染,并为他们曲折的生活和爱情经历哭得稀里哗啦……泪水流过被煤油烟熏火燎的脸就成了大花脸,就连鼻孔都像黑黑的,就这样我顶着烧焦的头发去了学校,惹得同学们大笑不止。那种读书的样子,至今再也难觅。 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读书使人进步,读书可增进人生涵养。宋代大文豪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气质是不一样的。而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将读书分为了三个境界。一是“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二是“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三是“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颇是耐人寻味,大有一番道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来读去,我们在书籍里就会发现了一些智慧,发现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让人生的旅途充满诗情画意。读着读着,突然就明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解决了人生的一些难题,使无知到有智,洞明世事,人情练达通理…… 少年时读《红楼梦》,只是看热闹,根本不懂爱情和人情世故,对于林黛玉的哭很是不解;中年时读《红楼梦》看见了纷杂的人世百态,爱情的缠绵、自私和世间的无奈;老年时再读《红楼梦》,却看到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和精神上东西,功名利禄终将是人生浮云,“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手捧一卷书,一身都是星,优美得像人间四月天。 如今,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不妨放下手机读读书,让自己静下来,让灵魂从骨子里高贵起来…… 读书有三种境界,而你在哪一层? (聚焦西青)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