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社区防控。继续实施社区出入口查证、验码、登记等措施,不再进行体温检测。快递、外卖、家政、装修、搬家、房屋中介等生活服务业人员以及其他外来人员,持天津健康码“绿码”登记后可进入社区。有序开放社区(村)室内外体育健身及文化娱乐场所。构建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楼门栋长、志愿者为主体的常态化防控力量,加强社区物业企业值守,规范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重点推动防控力量下沉老旧小区。加强防控数据下沉推送和重点人员动态排查,确保掌握本地居民和外地来津、境外来津、医学观察人员底数。做好健康宣传、环境卫生治理、出租房屋和集体宿舍管理等工作。出现疫情的社区要严格密切接触者排查和隔离管理、终末消毒等工作,必要时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闭式管理等措施。
二、科学佩戴口罩。继续落实《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引》。坚持随身携带口罩,在消毒通风良好、严格健康监测、保持社交距离且无外来人员的室内会议及活动场所,以及户外活动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不戴口罩。幼儿因特殊生理特征,可不戴口罩。医疗机构、出入境口岸、隔离场所等职业暴露人员,医院就诊、陪护探视人员,患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以及前往人群拥挤、通风不良的室内公共场所,应随时佩戴口罩。
三、加强健康管理。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个人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避免用手接触眼口鼻,采用正确洗手方法,保持社交距离。
四、做好通风消毒。做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庭常备体温计、一次性医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公共场所、机场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电梯轿厢要落实日常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