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
|
||
|
||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1月8日起,「三九天」正式开启,一年中最冷的9天来了。 2021年开年,大江南北一起喊“冷”:北京气温达1966年以来最低,郑州迎20年来最低气温,杭州、成都、温州喜提2021年第一场雪……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介绍,目前经历的正是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 男要暖背,女要暖脚 寒邪侵犯体表,最常见的危害是感冒发烧;更严重的情况是,寒邪进一步深入,侵袭人体内在脏腑和经络关节,引发腹泻、腹痛、关节痛,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危及生命。 由于男女生理特点不同,御寒重点也有所区别。 男要暖背 在中医看来,寒邪会损伤人体的阳气。男性的阳气比较强,女性的阳气比较柔弱,所以男性的抗寒能力普遍强于女性。 但男性以阳气用事,阳气在体表发挥防护作用。而背为一身之阳,循行于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就像铠甲一样保护着内在脏腑。如果忽略背部保暖,寒邪趁虚而入,铠甲就容易崩塌。 女要暖脚 女性保暖则要重点做好阴经的防护。足三阴经都是起于足下,循行到腹部,所以女性一定要做好下肢和腹部的保暖,以防足三阴经受寒,寒邪顺着经脉传到腹部,可引起一系列疾病。 让后背暖起来的实用4招 古语有“背者,胸中之府”的说法,背部的保健历来被医家们重视,中医按摩、拔罐、刮痧、捏脊、督脉灸等许多疗法,都是在背部进行的。养背护背,对防寒养生非常重要。 1.每天晒晒背 这是最为古朴简便的延年良方。诗人白居易经常晒后背养生,并留有“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的诗句。 冬天天气晴好时,可以一边运动一边晒太阳,以1小时左右为宜。在晒太阳时,还可以摘掉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效果更好。 2.穿件棉背心 防寒外套最好选长款的,另外,建议男性多穿马甲或棉毛背心保暖背部,不让后背受风。 3.拍打后背 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这些穴位是联络脏腑的通路,拍打后背可以疏通全身经络,调节脏腑功能。 拍打后背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手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前者用虚掌拍打,后者用虚拳叩击。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轻拍轻叩,接受者可站可卧。 4.适当按摩 背部按摩也是护背的重要方式之一。先将双手搓热,置于他人后背,从上而下缓慢用力按摩整个背部,以局部皮肤发热、发红为度,每次推按约100~120次,每晚一次或早晚各一次。 做10件事告别手脚冰凉 很多女性都有手脚冰凉的表现,这往往是生活习惯、劳累、养护失宜导致的,可以从起居、饮食、固护内脏、运动等方面进行调养。 1.早睡晚起 冬季主藏,为顺应天时,冬天要早睡晚起,睡眠充足才有利于阳气潜藏,醒后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懒腰、揉揉胳膊和腿脚。 晚起对于上班族而言可能很难做到,但一定要早睡、别熬夜,最晚23点就该睡觉了。 2.腰部以下重点防寒 冬季寒冷,应注意添衣,预防感冒。保暖的重点部位是头颈部、背部、手脚,寒多自下而起,所以腰部以下的部位尤其要注意防寒。 3.适当吃些羊肉 冬季,人们通常都食欲旺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也较好,饮食可适当加入高营养、补益力强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动物类食品,对于阳虚寒盛所导致的手足冰凉尤为有益。 4.晚8点左右泡泡脚 泡脚是缓解手足冰凉很有效的方法,在盆中加入40℃左右的热水,浸过脚踝,浸泡20分钟,也可加入艾叶、生姜,加强温经通络之效。 5.适度运动,不建议出大汗 冬季可以通过跑步、跳绳、体操、太极拳、瑜伽等室内运动,来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让自己暖和起来。 当然,冬季运动讲究“闭藏”,不出汗或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6.穿双厚底鞋 鞋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凉气自然会进入人体。应选择有一定厚度,且以牛津、橡胶材质为底的鞋,最好垫上鞋垫。 7.药膳食疗 平日煲汤时,可加入少许温阳益气之品,如人参、肉桂、鹿茸;也可加入少量补阴之品,如枸杞、桑葚,以防温补太过而生燥热。
8.按摩手脚心 寒冷时,相互揉搓手脚心,可改善末梢循环,温暖手脚。 在最冷的三九天或最热的三伏天,选择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中的1~2个穴位艾灸,可振奋脏腑,激发阳气。但艾灸时要注意遵医嘱,避免烫伤。 9.积极调整心态 心情郁结、过于焦虑,可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手足冰凉。所以,冬天要注意调畅情志,勿扰动阳气的潜藏。 10.必要时就医 若手足冰凉症状较重,出现寒厥、热厥或症状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因素影响,积极进行治疗。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