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经济
西青区顺利完成天津市首个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案例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刘宇罡 张禹昊 曲美娜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11-06
内容提要: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一制三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速新项目落地,西青区率先探索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为全市推广“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可参考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一制三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速新项目落地,西青区率先探索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为全市推广“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可参考方案。

  不动产权证和施工许可证,这两证的同时到手,意味着元气森林项目终于可以在西青区开工建设了,这在以前,是企业想都不敢想的,现如今,却成了现实。

  元气森林(天津)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陈超说:“晚开工一天,就会损失几十万,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讲,从拿土地证到拿到施工证的时间大概在3到6个月的时间,这次的‘拿地即开工’,实际上是零审批时间。”

  以前是先办理不动产权证后才能办理施工许可证,然后才能开工,而现如今是把原来第二阶段的工作与第一阶段的工作同时开展,实现两证同时办,大大节约了时间。西青区政务服务办投资项目审批科副科长葛帅是元气森林项目的代办员,“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的从无到有,他是亲历者,更是参与者。

  葛帅说:“以前这些程序都是按顺序来的,现在都能提前办理,同时办理,就这两项就省了20多天时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压力大,但是动力足,因为这不是服务一个企业这么简单,而是探索一种新的服务模式。由于‘拿地即开工’没有先例,我查阅了一切能够运用的政策和经验,跟规划等部门沟通交流,探讨审批路径,最终采用倒排工期的方法,一点点地把“拿地即开工”的作战图画出来了。”

  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缩短审批时间,并将各项审批服务前置,这是西青区探索“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的关键,区政务服务办、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分局、区发改委、区住建委等部门提前介入服务,想尽一切办法把审批手续往前赶。因为是首次探索,很多没有预期到的困难接二连三地出现,政府和企业随时都面临着考验。

  葛帥说:“随时可能出现问题,比如说当时按照倒排工期的方法,我发现第二天必须完成项目的有关招投标手续,但是需要采取以函代证的方式作依托,而按照市里的要求只有进入市重点项目清单的项目才能采取以函代证的方式,但这个项目还没有列入市重点项目清单中,我把情况向领导们汇报,最后区领导召开办公会,协调区发改委、住建委等多个部门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了解决方案,保证了相关手续及时办理。”

  时间的压缩意味着流程的再优化和服务效率的再提升,对于这一点,企业生产经理陈超感触最深。

  陈超说:“真的是政府在带着企业跑。我们以前理解代办员是代替的代,代替企业和部门、窗口进行沟通,通过这次业务我们更深刻体会到这个代办员也是带领的带,带着企业推进项目进度。我们非常感动,感受到了西青速度,也坚定了我们在西青发展壮大的信心。”

  资料不全可以后期补,要件没到位可以先写承诺,在这次“拿地即开工”的探索中,企业不仅得到了超前的服务,还享受到了先上车再买票的便捷。现如今,西青区已经在摸爬滚打中总结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就在昨天,《西青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实施方案(试行)》文件正式印发,面向全区推广。西青区正在把拿地即开工”案例由个例变成“新常态”。

原标题:探索成功!西青区顺利完成天津市首个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案例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