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西青区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专门为残疾人量身定制 " 送岗位 ",通过 " 分散就业 + 集中管理 " 的新型残疾人就业模式,已帮扶500多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使他们在档案扫描、软件开发、动漫制作、语音客服、单据录入、花束制作等岗位上拥有了一技之长,同时改善了生活状况。在这500多名残疾人就业者中,有的在基地中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有的守着家门口便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有一部分人也在另一个地方──阳光工场,找到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我们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就是与西青残联合作的辅助性就业机构,而在社区开设的辅助性就业站叫阳光工场。阳光工场是关爱并帮助残障人士,教授他们一些技能,使他们能从事相对简单、稳定的劳动和生产,为下一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基础的机构。阳光工场内工作的残疾人,包括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三类残疾人。”西青区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相关负责人翟震刚向记者介绍。 截至目前,西青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已经西青区、南开区、和平区、蓟州区等多个单位合作,建立了13家阳光工场,使100多名辅助性就业对象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更让他们身后的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 日前,记者来到刚建立的辅助性就业站──亚杜兰阳光工场。据了解,亚杜兰阳光工场在创立之初,是一个以自闭症孩子为服务对象的公益组织,2020年与西青区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开展合作,开始建立了辅助性就业站。 走进亚杜兰阳光工场第一个映入大家眼前的便是宽广明亮的大厅,心智障碍员工们围坐在一起做着手工,旁边摆放着许多康复用的健身器材,墙上贴满了组织团建活动时的各种照片,场面非常温馨。据辅导员老师介绍,这里的残障人士大部分是不同程度的心智障碍者,他们在上岗之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工作能力。所以,这些心智障碍者上岗之初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性格测试、康复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岗前测评等上岗前准备工作。通过这些测评和培训项目让老师了解即将到岗残障人士的性格特点、职业能力、生活习惯等,以便更好地安排他们从事合适的工作。 这所阳光工场是一所以心智障碍康复和赋能培训为一体的辅助性就业站,很多小伙们早在4年前就已经来到这里,接受生活方面的各种培训,对这里有非常深刻的感情。今年7月他们和西青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开展合作,并带心智障碍者走入“职场人生”,实现了他们从生活自理到自主工作的质变过程,入职以来他们通过加工制作串珠、剪纸画、仿真花手工操作等就业项目,基本实现自食其力。并且,在工作中,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尊重,实现了自我价值,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进步。 辅导员老师介绍说:“心智障碍者小昊(化名)刚到阳光工场时,早上上班经常犯困,我们辅导员了解导致他犯困的原因是作息时间不规律后,便引导他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午休时间好好休息。很快,在辅导员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小昊(化名)非常愿意配合改正自己的缺点,能够在要求的工作时间内坚持完成工作再休息。另外,像这种心智障碍人士,他们都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胆小胆怯等心理现象,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建立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并开始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就在采访期间,阳光工场内的一位心智障碍员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当时,他正在“调节”一位哭闹心智障碍员工的情绪“别哭了,不懂的话可以学嘛,来我教你。”说这话的39岁的小轶(化名),他是亚杜兰中年龄最大的残障员工,也正像他的年龄一样,小轶(化名)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帮助其他同事,一起入职的员工动手能力较差,工作时动作较慢,小轶(化名)会主动帮助他们,并且非常有耐心。辅导老师说:“小轶(化名)的变化与他入职前简直是判若两人,那时他什么事都需要老师提醒,做事缺乏主动性,心理又比较脆弱,难于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别人对他的忽略。短短的几十天的职业生涯下来,这变化真叫人刮目相看呢!最大的改变就是在人际交往上,以前一看到人就会脸红从来不愿意和别人主动打招呼,现在不仅表现得热情了许多,还能为别人提供帮助了。” 对于心智障碍人士长大的标志,不是他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而是能关心他人、体恤他人的需要。“自从有了这份工作,发现他在生活能力上也有很大的改善,他开始主动帮助妈妈承担家务,同时也变得知晓人情世故了,第一次发工资还请了我们下馆子,看到儿子有这么大的改变,我们都特别开心和欣慰。”小轶(化名)的父母对记者说。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每一名残障人士都是有潜力的,只要我们的社会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他们定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西青区创美残疾人就业基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创业就业之窗、心灵慰藉之窗、美好未来之窗。海桑田起源于微小的力量,不是每一次磨砺都足以改变,不是每一点改变都可以感知,但我们始终坚信,点滴的善意,终会汇成一条爱的洪流,滋润每一个需要温暖的心田,让我们携手同行,为残疾朋友筑建美好的明天。 记者 蔡莹莹 通讯员 侯雯 相关链接 什么是辅助性就业?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是指组织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以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为主,以及其他类别、等级的残疾人参加适当生产劳动的一种集中就业形式,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和劳动协议签订等方面相对普通劳动者较为灵活。 西青区目前已有13个辅助性就业站点,辅助性就业站分布于西青区的各个社区中,实现了依托社区就近就便的就业模式。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