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其它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这里的生活很“智能”
来源:天津支部生活 作者:马闫书洋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9-01
内容提要: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付村约有户籍人口2500人,外来常住居民以及外来租房人口超过7000人。付村旁设有师范大学公交总站和地铁三号线大学城站,出行便利、四通八达。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了付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付村约有户籍人口2500人,外来常住居民以及外来租房人口超过7000人。付村旁设有师范大学公交总站和地铁三号线大学城站,出行便利、四通八达。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了付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付村非常重视党建活动开展和精神文明创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为载体,探索以党建为核心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模式,使得基层治理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创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三屏合一、多端互动,

  打造强大基层治理智慧平台

  日前,记者来到付村党群服务中心,一走进中控室,目光就被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吸引。

  据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付村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已实现手机、电视、电脑三屏合一、多端互动,村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了解村党总支开展活动情况以及日常学习的内容,通过电视可以看到社区党建、村务公开等各类动态。

  这样的线上平台在疫情期间不仅防止了多人聚集活动,更方便了村民随时随地学习党建知识。智慧平台的各个端口内容同步,针对不同的适用人群,有不一样的功能。例如手机端可以实现点赞、评论等互动;而电视端则分为6个栏目。“智慧党建”下设的5个子栏目分别是:展示付村党建活动的“党建动态”栏目、发布党建学习内容的“学习园地”栏目、展示付村党员中心户和党员楼栋长信息的“党群管理”栏目、展示所有党员信息的“付村党总支”栏目以及“会议直播”栏目;“文明实践”栏目囊括了“文明动态”“社区课堂”“文娱队伍”“乡风文明”等专题,展现了付村作为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风采;“安全”也是付村非常重视的,“平安付村”栏目不仅实现了社区安全、民警信息的公开,还提供律师以及人民调解服务,真正将依法治国细化到社区层面。

  基层治理智慧平台页面

  监控系统

  村民留言板

  电视里所有的栏目同时能在手机、电脑端显示、更新,实现了多平台同步交互,为村民带来了便捷服务。

  “一户一码”

  垃圾分类细致规范

  为了更好地落实基层治理,付村划分十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网格员负责该区域的各项基层建设内容。网格员负责网格内设施维修、综治、环保、纠纷调解、腕表报警、智能垃圾桶等工作,工作中要佩戴执法仪进行巡查。网格员还要每天入户30户,听取村民意见或建议,并汇总上报。网格化管理搭建了党总支与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

  为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付村在每栋楼前配备了两分类垃圾桶,用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投放。这种智能垃圾桶具有满桶报警、超重报警、超温报警等功能。此外,小区内还统一配备六分类垃圾桶,用于投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六分类垃圾桶(图片来自微励精武)

  为激励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付村实行“一户一码”的奖惩机制。工作人员在分拣垃圾时,遇到被错误投放的垃圾,会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进行追溯,并扣除户主一定的积分,等到年底进行统一核算。通过将积分情况与居民的年终奖金分红挂钩,把落实垃圾分类的责任具体到每户居民身上。

  为给村民提供优良的居住环境,付村近年来累计投入近千万资金建设、改造居住环境,目前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全村绿化率达40%以上。2013年付村启动环境整治,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历时三个多月,对小区绿化、出行道路及景观河进行维护改造,清理小广告及粉刷楼道等工作同步进行,极大改善了小区的整体环境。2014年10月,付村启动了丰产河付村的治理工程。2015年,河道改造的清理、砌石、河坡铺设及两岸绿植工作全部完成,为建设“四清一绿”美丽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费发放智能腕表、开放老年食堂

  付村居民“老有所依”

  付村的居民中,老年人占据很高比例,为服务这一群体,付村为村里65岁及以上的合作社初始成员免费发放一款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集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求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腕表。这款腕表不仅有心率、血压监测等功能,还有一键求救、安全区域检测功能;设置“电子围栏”后,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可随时定位老人,防止其走失。

  付村对老年人的关注不仅体现于此。今年6月17日,付村老人家食堂正式营业,年满60周岁的老人都可以享受食堂服务,同时还提供志愿者送餐服务,以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

  “这个老年食堂真开到大家心坎上了,我们老两口特别乐意来这里吃饭,饭菜种类多,方便卫生,还有营养,村里会按月把助餐补贴打到饭卡上,我们自己花不了几个钱。”66岁的村民张秀亭说。

  除了老人家食堂,付村还配备了各种类型的功能室,包括棋牌、文化、健身、乐器、书画、手工、阅读、老人日间照料、物业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十个功能室。

  图书室

  健身室部分展示

  正在剪纸的村民

  正在阅读的村民

  “每天来这儿看看书、写写字,比闷在家里好多了。”52岁的村民刘兴才说,“这里还有专业的书法、手工老师定期授课,并且提供相关的材料和用具,真正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这里的生活很“智能”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