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天津西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
来源:天津日报▪聚焦西青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6-12
内容提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

  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口号是“非遗传承进万家 健康生活你我他”“非遗代代传 健康常相伴”“传承文化瑰宝 守护自然之家”,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等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活动。

  

  

  

  2.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方式记录下来、传承下去的。于是,人类有了一项共享的特别财富──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项特别财富中灿若繁星的民间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3.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为丰富。这里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运河文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武文化,含蓄内敛、精益求精的年画文化,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赶大营文化,丰富多彩、包容开放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责任,也是现实的任务。

  自2003年起,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西青开展了以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为主要做法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大量田野普查的基础上,对杨柳青民间音乐、曹庄法鼓会等非遗资源进行了抢救性地挖掘和整理,建立了区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遵从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对杨柳青木版年画、杨柳青剪纸和杨柳青槟榔糕等各类民俗技艺进行了生产性保护,既保证了手工核心技能和传统工艺流程,也使这些项目创造了社会财富,有效融入了经济生产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从整体上对各类非遗资源进行整合,使其自然地融入百姓生活。

  

  

  4.西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部分)

  霍氏练手拳

  霍元甲出于爱国忧民之心,打破“传媳不传女”之例,开外传之先河,在天津授技于开门弟子刘振声。1910年创上海精武体操会,曾收徒七十余人,把“迷踪艺”公开传世,并亲授霍氏练手拳。后霍元甲因受日本人暗害而殁,终年42岁。后世子孙将霍氏练手拳广泛传播。

  此拳集太极、长拳、昙拳等各门武术于一炉,注重手脚并用,严密圆活,在劲力上颇有讲究。“刚劲”刚而不僵,“柔劲”则柔而不软,姿势舒展、架式端正、动作圆活、轻灵敏捷,全身动作与局部动作相间,其变化多在意料之外,长于技击实用,不难于学,而难于练,更难于精。此拳没有花门,重于攻防技术。套路结构上既吸取各家之长又突出其本身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手型有掌、勾、爪,步型有弓、马、虚、仆、偷。其手法融鹰爪、螳螂、八卦、太极、潭腿、短拳、形意、佛家各门于一炉,共包括72招式。

  霍氏练手拳是霍元甲融会各派武术之精华而创。现存的拳谱,对于研究其他武术技法、杂技、舞蹈等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练习霍氏练手拳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加强自身防卫。2007年霍氏练手拳入选天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霍元甲出生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一个武术世家。他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旁参各派,博采众长,独创了霍氏练手拳。霍元甲曾凭此拳在天津、上海等地,以凛然正气、高超武艺,挫败了外国大力士的锐气,一时令国人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杨柳青砖雕

  杨柳青砖雕题材广泛、造型优美、技法纯熟、刻制细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无论是作品立意,还是画面布局、物体形象及制作工艺的精美追求,都极其考究。

  杨柳青砖雕以澄浆青砖为材料,主要的工具是錾子,根据作品的构图,需雕刻部位的空间、造型等使用不同型号、形状的錾子进行雕刻。再有,就是用来敲打錾子的敲手。其他辅助工具有描绘图案的木炭条、尺子、木锉、砂纸和清扫砖沫的刷子等。制作工序分为:制砖、画、耕、钉窟窿、镳打、打点等。

  杨柳青砖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它反映了时代特点和民俗民风,对于研究杨柳青地区的民俗具有重要价值。

  

  杨柳青剪纸

  杨柳青剪纸纸张主要采用四红纸、梅红纸、双面红纸、染连纸、毛边纸、点光纸、玉扣纸等;所需工具主要是刻刀、油石、蜡板、抹板用的刀子等。杨柳青剪纸包括窗花、刺绣花样子、喜花、吊钱等四大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花鸟鱼虫、吉祥图案、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等。它受杨柳青年画的影响,造型优美,刻制细腻,线条流畅,玲珑剔透,秀美可观。杨柳青剪纸根植于杨柳青人们的生活。挖掘整理杨柳青剪纸对于研究杨柳青地域的民俗民风和丰富、完整中国民间剪纸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杨柳青剪纸被列入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杨柳青灯箱画

  清朝中期以后,杨柳青地方上文风日盛。地方绅士倡议,在光绪四年(1878)成立崇文书院,设在文昌阁。

  崇文书院成立以后,决定制作一套壁灯共24盏,每盏从劝善经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摘出格言一句,聘请当时的名画师闫玉桐按该章句语意构思绘图,约半年时间画稿完成。又选出师生24人,题字落款,经研究规定,阴骘文中章句采用汉隶书字体书写,其他解释举例及落款人名则一律小楷,以求一致。

  每年春节在文昌阁围墙里外各贴壁张挂12盏,所书文字乍看仿佛一人所写,细看笔法各有轩昂,引来各地名人参观欣赏,都给予高度评价。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