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战在前线 爱在后方——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社区援鄂护士赵贵荣的抗“疫”故事
来源:西青融媒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4-26
内容提要:家住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社区的赵贵荣,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如果不是新冠疫情,今年春节,她还会和往年一样,正常上下班之后,和丈夫、女儿过一个快乐的春节,然后迎来自己34岁的生日。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身为医护人员的她,在听到医院驰援武汉的号召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逆行而上,成为天津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而丈夫和女儿的支持,更让她坚定了在前方战“疫”的决心和信心。一家三口,用对彼此的...

  家住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社区的赵贵荣,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如果不是新冠疫情,今年春节,她还会和往年一样,正常上下班之后,和丈夫、女儿过一个快乐的春节,然后迎来自己34岁的生日。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身为医护人员的她,在听到医院驰援武汉的号召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逆行而上,成为天津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而丈夫和女儿的支持,更让她坚定了在前方战“疫”的决心和信心。一家三口,用对彼此的爱和支持诠释着家的温暖,用实际行动显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之情!

  从2月9日出发去武汉,到3月17日返回,赵贵荣在抗“疫”一线,整整奋战了38天。初到武汉,阴冷的天气、物资的短缺、医疗条件的艰苦都让赵贵荣有些不适,但当她和同事投入工作,进入方舱后,才发现比自己更不容易的,还是武汉的人民。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为了祖国大家庭,来到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克服种种困难,配合、协助医护人员积极治疗,这些,都深深感动着赵贵荣,也激励着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努力。

  在方舱医院,赵贵荣在负责患者入院、转院、出院等各项信息的录入统计和住院患者医嘱核对分发工作的同时,还得协助护士长协调大家的工作。虽说每天规定的工作时长是六小时,但为了减少前一班人员在岗的时长,她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工作地穿防护服,加上从驻地往返工作地的时间,一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八九个小时以上。对于普通人而言,也许不算什么,但对赵贵荣而言,由于防护要求严格,这八到九个小时的时间内,她不能吃喝、也不能上厕所,为此,她只能减少喝水,提前上厕所,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旦投入工作,心里眼中就只有方舱医院的1000张床位,和自己要负责的50到60个人的护理工作。除了日常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工作量也很大,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在看到第一批患者出院时,赵贵荣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化成了激动和欣慰,变成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八个字。

  最让赵贵荣难忘的,还是正月二十二那一天,在武汉,她过了这一辈子唯一一个不会重复的生日。没有生日蛋糕、没有亲朋好友在旁,只有一桶泡面、一个蛋和一份糖果组成的爱心,但看到并肩作战的同事纷纷拿出有限的物资,为自己准备的生日派对,赵贵荣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温暖。

 

  同样给予赵贵荣感动和温暖的,还有理解、支持和鼓励她的丈夫和女儿。出发去武汉前,在中北小学上三年级的女儿,对她说:“妈妈,你去吧,保护好自己,放心我会听话的”。短短几句话,让赵贵荣忽然觉得,女儿长大了,懂事了。而她的丈夫齐嵩松,一直以来,都用实际行动支持、鼓励妻子的工作。为了她,丈夫放弃了老家的工作来到天津,因为还没找到正式工作,平常就打打散工,做一些兼职。这次,对于妻子支援武汉的选择,丈夫除了在精神上为她加油打气外,更是独自打理好家庭琐事,精心照顾好女儿学习生活,让赵贵荣毫无后顾之忧的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穿着冬衣去,迎着春风回。38天的时间,彰显了赵贵荣身为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也彰显了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心和爱家情。正如赵贵荣自己所说,能为国、为家、为需要的人付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既是她自己的荣幸,也是他们这个普通家庭、普通日子里的最大幸福!

原标题:战在前线 爱在后方——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社区援鄂护士赵贵荣的抗“疫”故事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