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启,2007年5月加入民革,现任西青区西青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美丽的城市,他曾无数次想象过与她的邂逅,有缤纷绚丽的武大樱花,龟蛇锁大江的雄浑,但从没有想到与武汉的相遇居然是一次瘟疫——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驰援武汉 义不容辞
他从医22年,其中从事呼吸专业的时间最长,干过ICU主任,又师从台湾防疫专家王仁贤教授系统学习过感染。他参加过2003年抗击Sars的战疫,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参加过2018年新疆结核病防治的战斗。这次也是一样,他说:“从业务上来说,我适合去;从经验上来说,我适合去。疫情就是命令,既然选择成为医者,在疫情面前,奔赴前线就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1月28日,他作为西青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长带领10名护理姐妹花出征武汉。
抗击疫情 迎难而上
到达武汉市青山区,经过短暂的休整培训后,他作为先锋,第一个踏入战场——武汉市武钢二院。尽管出征前已经把条件想的足够差,但现实情况仍十分严峻,这是一座废弃多年的医院,他们成了开荒者,清理垃圾,彻底消杀,规划三区,清点补充药物与仪器,制订规章制度和流程,很快一个病区重新建立起来。患者汹涌而至,60张床位很快满员。工作时,要穿戴全套的防护隔离装备,不能喝水吃饭、不能上厕所,为了护目镜不模糊,也不能穿太多的衣服,口罩带长时间后压迫耳根会造成钻心疼痛,都需要他去克服。由于他主管的病人病情较重,吸氧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病区内没有管道化的气源,开始时也没有运氧气瓶的车,他每次把55公斤的氧气瓶转到几十米外的病房后,体力都消耗极大。
专业救治 守护健康
他分管的病人中,很多都是新冠肺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使得对病情处理起来更加复杂。有一次他值班,收治了一个68岁的肺炎患者,来时明显呼吸困难,紫绀,血氧非常低,病史提供SLE,他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即刻给予高流量吸氧+足量激素,患者转危为安。相比较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都有焦虑情绪,心理安慰成了重要的手段,每次值班,他都会和这些焦虑患者聊聊天,用最通俗的话给他们讲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打消他们的顾虑,坚定他们的信心。当方言给交流带来困难时,他就借助肢体语言和纸笔。
白衣战士 温暖有爱
西青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由一名医生和十名护理金花组成,作为队长和老大哥,他说:“我有责任照顾她们,把她们完完整整的带回去。”因此,高应启给护理队员们讲清楚新冠肺炎的来龙去脉,并嘱咐她们只要按要求去做,没有那么可怕,要从战略上藐视它,但在具体操作上,要认真认真再认真,从战术上重视它。工作之余,他经常找大家聊天,逗她们开心,带领她们做一些娱乐锻炼活动,并鼓励她们多展示自己。郭静雯担任了医疗队临时团委书记,工作干的有声有色,董丽娜给儿子的生日祝福视频感动了很多人,特别是元宵节护理队员们对家人的心底告白,上了央视的抖音,让全国观众泪目。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坚强的集体,虽苦战三周而斗志昂扬,这个乐观的集体,虽离家千里而欢笑阵阵。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面前,高应启同志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以大无畏的精神勇担使命、冲锋在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