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战“疫”急先锋】刘桂秀:坚毅的爱心大姐 抗疫到底的真情
来源:天津西青 编辑:韩璐 日期:2020-03-23
内容提要:早上5:30,西青区大寺镇的刘桂秀开始揉饧好的面准备贴饼子,电饭锅里正熬着不久前刚刚下锅的小米,还有一个锅里熬着小鱼咸菜。从早上4点起床,刘桂秀“战斗式”快速洗漱完后就开始忙碌一天的早餐,这早餐不是为了家人,而是要送给因为疫情防控一直守护村卡口的值岗人。

  早上5:30,西青区大寺镇的刘桂秀开始揉饧好的面准备贴饼子,电饭锅里正熬着不久前刚刚下锅的小米,还有一个锅里熬着小鱼咸菜。从早上4点起床,刘桂秀“战斗式”快速洗漱完后就开始忙碌一天的早餐,这早餐不是为了家人,而是要送给因为疫情防控一直守护村卡口的值岗人。

  早上7:15,刘桂秀将盛满小米粥的电饭锅整体打包,小鱼和烧饼也是包了一层又一层放入泡沫保温箱。因为村卡口在两公里以外的空旷大路上,刘桂秀每天都是骑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前往卡口送饭。初春的清晨依然冷风阵阵,寒意逼人,刘桂秀不怕自己冷,但她总是担心饭菜凉了,即使打包了一层又一层,她也会忍不住想快点儿开,这样才能让日夜奋战的值岗人早些吃上一口热乎饭。

  喝上热乎小米粥的那一刻,卡口值守了大半夜的小周再一次忍不住劝到:“刘大姐,您都60多岁了,早上天太冷了,您还骑着电三轮,您明天真的别来了,我们年轻,吃口泡面凑和一下没事儿的。”“年轻也不能总吃泡面,对身体不好,而且每天你们日夜辛苦执勤保护村民们,我更不能让你们总吃泡面,大姐看着你们心疼啊,别劝我了,能让你们吃上热乎的饭菜,我特别开心。只要疫情不结束,我就天天给你们送早饭!”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天给村卡口送早饭了,也不知道是第几次刘桂秀又拒绝了值岗人的劝说。刘桂秀,今年63岁,是西青区大寺镇青凝侯村的村民。防控之初,她和村里的几位姐妹一起为防疫一线志愿者们做午餐,后来村民们都自发预约送午餐,早餐没有人预约,刘桂秀就开始每天起早为卡口值岗人做起了早餐。

  一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刘桂秀还在坚持送早餐,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坐不住了,出面劝她,“刘大姐,我们真的非常感谢您一直往卡口送早餐,可是您想过没有,要是疫情三个月不消散,您的生活怎么办,家里姐夫的身体怎么办,您不能不计成本啊。”“我没想过那么多,全国人民都在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奉献爱心,我也没什么特长,做饭我还可以,我就想一直坚持到抗击疫情胜利的那一天。”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粗算了一下六、七个卡口执勤人员一个月的早餐开销,大概1500元,考虑到刘桂秀的家庭情况才屡次劝她,但刘桂秀每次都坚持自己不考虑那么多,就是想为抗击疫情贡献点儿力量。

  去年,刘桂秀的爱人不幸得了膀胱癌,至今已经做了三次手术,还需要吃药和定期检查,刘桂秀前年手术换了膝盖,身体也不如以前好。大儿子有黄疸性肝炎,需要吃药控制病情,二儿子血糖高也需要控制。刘桂秀和爱人不想给子女增添负担,就靠着偶尔打零工赚的钱和村里发的养老保险钱生活,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艰难,爱人大病更是雪上加霜,但即便是这样,刘桂秀仍然坚持日复一日地制作爱心早餐。

  春节期间,猪肉价格飙升,每斤35元左右,刘桂秀考虑到要给卡口的值岗人补充营养,怕他们寒风雨雪中日夜坚守抵抗力下降,于是早餐做了几个硬核的“狮子头”。恰巧那天,孙子、孙女来看爷爷,往日里有什么好吃的刘桂秀都是先留给孩子们,但担心卡口的值岗人吃不饱,刘桂秀把所有做好的“狮子头”都打包,一口也没舍得留给家人。

  善良朴实的刘桂秀每天换着花样给卡口送早餐,小米粥、紫薯花卷,西红柿鸡蛋,辣子鸡丁;米饭、丸子、菠菜火腿、白菜豆腐……每天她送完早饭后都会琢磨好第二天早上做什么,并抽时间去采购,她总是对卡口的年轻人们说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一主食、一粥、一荤一素是最基本的搭配。每天在卡口值岗人轮流吃饭的时候,刘桂秀也不闲着,忙着为卡口小屋打扫卫生。8点刘桂秀回家吃口早饭,再洗好碗;9点作为村腰鼓队的一员,她准时到村委会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宣传工作;中午稍作休息,下午2点到5点又继续参加志愿者宣传工作。发放防疫宣传材料、爱心口罩、爱心喷壶,有任务的地方,总是能看到刘桂秀的身影。她还和腰鼓队的队员们一起为防疫工作捐赠了20箱八宝粥和10箱牛奶。

  平日里,她看护生病的爱人,照顾年幼的孙辈,弱小的身体撑起了并不富裕的家;疫情防控中,她坚持起早,不计报酬,为值岗人送早餐。刘桂秀的爱心和坚持就像冬日里的暖阳,为冰冷的防疫工作注入了火热的正能量。今早,刘桂秀还是一如既往地为卡口送去热乎可口的早餐,我们期盼着疫情早日消散,刘大姐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家里生活也可以松快一点儿。感谢这个冬天,乐观坚强的刘桂秀带给所有防疫一线人的温暖。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