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上10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的王瑜,按照惯例与妻儿开启了视频聊天,本该早就睡下的孩子们还强打着精神等着视频,一接通都异常兴奋的喊着爸爸,明天就是儿子的生日了,当问到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想要爸爸回家吃一顿饭。疫情就是命令,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当家家户户正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和幸福中的时候,身为区政府办公室干部的王瑜接到电话,作为第一批抽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投入了战“疫”。
从大年初一开始,王瑜就一直工作在了第一线,在指挥部调度室工作的他,要兼顾文件起草、会议组织、应急值守、帮助处理突发情况等工作,每天工作到夜里10点,经常饿了以泡面充饥,累了以沙发就寝。
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她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他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我去上班了,家里的事就辛苦你了”,王瑜对妻子嘱咐道,他的爱人早已经习惯了丈夫的工作,“放心,家里不用操心,我会照顾好家里”,妻子安慰道。
正月初四晚上,他给母亲打电话祝母亲生日快乐,听着母亲熟悉的声音,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母亲听出了他的不对劲,忙安慰他说不要担心自己,安心工作,工作干好了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作为儿子,他对母亲是万分的愧疚,作为父亲,他对自己的儿女同样是愧疚,儿子今年才5岁,女儿刚满一岁,但是因为工作,他同样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听话的孩子们自己学习,自己玩。“家里的孩子还小,老人都已经60多了,妻子年前肺炎刚刚痊愈,我每天接触很多来指挥部办事的一线工作人员,谁知道我身上有没有病毒啊,我有事不要紧,可是他们抵抗力弱,我只能选择把他们送去孩子姥姥家,把自己和家人隔离。”王瑜不无辛酸的说到。
“疫”不容辞的摆渡人
2月28日,王瑜又临时被抽调到了“外防输入”的一线战场,组织参与境外来/返津人员的点对点接送和后期服务工作。2月29日——3月3日,面对数百位从国外疫情最严重的韩国人员返津,他毅然决然的冲到了第二个“一线”。疫情期间的外事工作意义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涉外纠纷,王瑜和他的同事们精心策划每一个细节,安排翻译、优化路线、积极与韩国驻我国大使馆以及韩国商会沟通有关事宜,在充分尊重外籍人员意愿、专车接送回家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内含基本防疫物资、食品礼包、服务手册和服务卡片的“大礼包”。将其送至社区后,组织有关人员为其提供医学指导、体温检测、物资配送、生活垃圾处置等服务,又将充满韩国“家乡味道”的韩国大酱和泡菜免费送到每一位韩国来津人员家中。
从黎明到深夜,他和他的同事们时刻紧绷着精神,杜绝一丝一毫的懈怠。鉴于机场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人流密集、情况复杂,做好安全防护十分重要,故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将隔离服、护目镜和口罩穿戴整齐。由于接机时长跨度大,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又不透气,期间无法饮水、进食和上洗手间,把人员全部送到家中已经是夜间11、12点,一天工作下来,他身上的防护服要穿10个小时以上,早已大汗淋漓,还要马不停蹄的开始安排转天的接机工作人员、物资和流程。虽然很辛苦,但责任和担当让他不畏艰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仅仅四天,他共组织、参与接收天津机场入境人员5批次223名乘客,其中韩国乘客202名。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目前,王瑜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每天三班(下午16点、晚10点、凌晨1点)接送首都机场的来返津人员。王瑜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守好自己的防线,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国家公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