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法治 |
|
||
|
||
如今,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普遍使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即使出门购物没带钱也不打紧,只要带着手机,就能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进行消费,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使用支付宝或微信功能进行收款。与此同时,有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盯上了这些支付漏洞。日前,公安西青分局精武派出所就破获一起利用微信付款二维码进行诈骗的案件。 扫描二维码佯装付款 善良商家被骗后报警 近日,一名50来岁的男子到西青区精武镇大学城附近一五金店购买升降梯。店老板将店内价值250元的升降梯拿给那名男子查看,该男子觉得不错,随即就拿出手机扫描店内微信收款二维码准备进行付款。 店老板出于对客人隐私的尊重,在男子要输入密码时进行了回避。之后,该男子拿起梯子转身就离开了。心眼实在的老板以为他已经结完账了,就没有对其阻拦。可是等了10来分钟也没有收到对方支付的货款。此时,老板才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骗了,赶紧向精武派出所报了案。 接报后,精武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案件侦办工作。通过调取事发地周边监控,民警发现那名嫌疑男子离店后,乘坐一辆银色福田牌双排汽车离开现场。民警根据车牌号查到了车主的真实信息为兰某某,平常在武清区汉沽港镇工作。 细心民警发现“小广告”成为破案关键 掌握该线索后,民警马上驾车赶到了武清区汉沽港镇。由于具体地点不确定,民警只好对该地展开地毯式排摸。搜寻工作犹如大海捞针般举步维艰,然而民警始终没有放弃。突然,民警看见垃圾桶旁边的地上有一张废品回收的小广告。捡起来后,民警发现小广告上留下的手机号码与前期掌握的嫌疑人的手机号码竟然一摸一样!真是柳暗花明在眼前啊! 民警拨打了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以卖废品为由成功将兰某某约了出来。然而,当兰某某如约而至,民警对其进行询问之后,却发现兰某某也不是真正的作案人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案发当天上午确实是兰某某驾车来到五金店。不过与其同行的还有他的工作合伙人王某某(男,53岁,天津市人)。当时正是王某某购买的升降梯,而兰某某对王某某诈骗一事毫不知情。 兜兜转转 终获“真”嫌疑人 经民警询问,兰某某平时的工作就是回收二手的铝合金、塑钢门窗等。而王某某的工作就是封阳台换门窗,他和王某某是之前通过干活儿认识的。 案发那天,王某某在精武镇大学城附近给住户换门窗,换下来的门窗就让兰某某过来收走。在回程路上,王某某提出让兰某某驾车带他去五金店买个升降梯。到达五金店后,王某某独自进店购买,而兰某某就在车内等他。没过一会儿,兰某某看到王某某拿着升降梯走出来,将梯子扔到车上,就示意兰某某赶紧开车离开。当时只是觉得王某某的神情很着急,但兰某某也并没有多想。 最终,民警在王某某家中将其抓获。经询问,王某某对诈骗五金店升降梯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据其交代,当时使用微信扫码功能准备付款时,看见老板没有注意他,就起了贪念,佯装扫完码,趁老板还没反应过来就逃离现场。没想到,一时的“鬼迷心窍”造成了这么大的苦果,真是追悔莫及。目前,王某某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示 民警提醒广大商家,在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二维码进行收款时,一定要仔细确认已收到款后才能将货物售出,以防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