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制葫芦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天津新闻广播
来源:西青融媒 作者:吴鹏飞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19-09-02
内容提要:近日,西青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制葫芦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黄全华和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冯奕铭,做客天津新闻广播,《美丽乡村说》周末特别节目“魅力乡村秀”栏目,畅谈非遗项目范制葫芦的传承和发展。

  近日,西青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制葫芦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黄全华和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冯奕铭,做客天津新闻广播,《美丽乡村说》周末特别节目“魅力乡村秀”栏目,畅谈非遗项目范制葫芦的传承和发展。

  主持人芳忱: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

  黄全华: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技艺,是范制葫芦中的重要环节,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失蜡法制作有阴文花纹葫芦范模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和风格。制成的范模使用时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其中,秋老取出,形成图文,诚天然与人工之巧妙结合。

  主持人王峙:那请您具体说说制作的流程?

  黄全华:具体步骤为先制作母模,将母模翻制成硅胶(阴)模,硅胶模外制两半的石膏套固定硅胶模形状,利用硅胶弹性从母模取下,用石膏套将硅胶模固定,硅胶模内灌入熔化的热蜡,使蜡均匀的挂在硅胶模内壁,有一定厚度并冷却后,把蜡型从硅胶模内完整取出,蜡型外均匀挂上泥浆状复合材料,等凝固后把蜡型围上围挡,复合材料与围挡之间放入铁丝网圈后灌入石膏,石膏凝固后去除围挡,将蜡型从石膏内熔化取出,范模制作完成。

  主持人芳忱:使用您的范模范制出的葫芦与我们常见的其它范制葫芦有什么不同?

  黄全华:我是在2008年成立的工作室,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独立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制作成独特的“高清晰无范痕易开启葫芦范模”,制成的范制葫芦模具,比传统范模有许多改进,消除了传统范制葫芦有范痕的美中不足,并且图案清晰度高,模具内层强度高,外层易开启,模具材料防水透气,不损伤葫芦表皮, 适合葫芦生长,使用这种模具,再配合我们自行杂交培育的与模具相匹配的葫芦籽种,可大大提高范制葫芦的清晰度和成功率。比如我们范制的无范痕八不正和无范痕赏瓶、梅瓶。

  主持人王峙:这项技艺目前是哪一级的非遗项目? 

  黄全华:是2017年5月获批《第四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我们也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级的非遗项目。

  主持人芳忱:您是怎样开始接触这项技艺的?

  黄全华:我的父亲师承津门书画大家慕凌飞先生学习中国画,我自幼耳濡目染,也奠定了一定的艺术基础。我喜欢能上手把玩的器物,如核桃等,后来逐渐对范制葫芦感兴趣,自己也开始琢磨并业余制作,2002年,我与范制葫芦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万永强相识,深感万永强传承的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独到,有意拜万永强为师,万永强介于我和他年龄相近,二人以师兄弟相称,万永强为师兄。从此开始向万永强学习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2008年在我的努力下,我所在的天津市兆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全华匏艺工作室,建立了60亩试验种植基地,专业从事技艺的传承研究工作。我又收冯奕铭、陈光、黄琦三人为徒,专职从事传承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工作。三人在系统学习全套技艺的基础上,各有特长,分工明确,冯奕铭擅长电脑美术设计,将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范模设计中。陈光动手能力强,又耐得住性子,负责在种植基地套模范匏。黄琦心细,思路清晰负责所有资料的汇总分析,和范匏的宣传推广工作。

  主持人王峙:您传承的这项技艺的传承在当今社会有什么重要的价值或意义吗?

  黄全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有许多的重要价值。从历史角度上,在于葫芦在我国已有七千年的种植史,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可追溯到唐代,日本皇室收藏的中国唐代“唐八臣瓢壶”。其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文化价值上,是乾隆帝为赞范匏题诗达十首,清朝除供御玩,亦赠邻国君主,前苏联冬宫博物馆藏有康熙帝赠彼得大帝葫芦器,此技艺制成的范模,范制出的匏器被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全日本爱瓢会(日本)收藏。从工艺价值上,是葫芦生长过程中使用人工制作的范模加以限制,使收获的葫芦器自然生成,悉随人意,巧夺天工,为我国独有之特殊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极其宝贵的遗产。此外,从经济价值上,在于范模制出的葫芦器一直被视为高级工艺品及艺术品,世界众多博物馆均有馆藏。其本身也是集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于一身的艺术精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第一产业转化、提升提供参考,打造纯天然、纯手工,绿色环保的低碳产业结构。

  黄全华参加全日本爱瓢会第41届展示会参展交流范制葫芦模具制作技艺,黄全华与全日本爱瓢会会长时田免在展会上合影,5件参展作品被全日本爱瓢会全部收藏。

  主持人芳忱: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件?为什么?

  黄全华:每一件范匏作品都是我和徒弟们手工制作的,在我们眼中即使是不成功的作品也都和成功的作品一样,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目前我从工艺上突破比较大的应该是范制葫芦人像系列,作品即要表现出模特的神韵,又要符合范制葫芦工艺,用葫芦范制出原雕的人像,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其评价为“巧夺天工,叹为观止”。

  主持人王峙:您在创造范匏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黄全华:我感觉对范匏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比如设计一款新的范匏作品并制作好范模后试用,受季节限制,每年只能种植一季,发现设计或模具有问题要改进,要等到来年才能再次试验种植,一般一件范匏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出合格的作品需要3到5年时间。为了突破这一困难,我自行培育了适合的小葫芦籽种,盆栽小葫芦体积及养分需求小,可实现温室种植,全年不间断地为范模提供试验样本,使合格范模从设计到出品的周期缩短到1年内,也使参观的受众随时可以同时看到范模使用中各阶段的状态,提高参观和参与的兴趣。种植出的范制葫芦可以整棵制成范制葫芦盆景标本,便于摆放展示销售。

  主持人芳忱:那徒弟作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觉得年轻人和范匏有没有交集?

  冯奕铭:传统的范制葫芦题材多为虫具和花瓶等摆件,产品设计没能跟随时代发展的速度,不能很好的吸引青年一代的关注。所以我一直在探索,设计出一些能够与时俱进的匏艺作品,例如:葫芦保温杯、葫芦茶具、葫芦香具、葫芦药盒、葫芦手机壳等系列产品,使范制葫芦作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又便于随身携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成为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时尚产品,使从业者能够以销养产、以销养研,使这一产业能健康发展。

  主持人王峙:您在制作范制葫芦模具和范匏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事吗?

  黄全华:2012年大雨,基地种植的葫芦损失惨重,但也意外的收获了《空》和《一模二相》等优秀作品。

  2014年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上,鉴于黄全华在范制葫芦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成绩卓著,被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组委会、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使我备受鼓舞。    

  2014年在东阳的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东阳)上《空》获得“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4年在扬州的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扬州)上《一模二相》获得“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主持人芳忱:您对自己这项非遗技艺的未来有什么考虑?

  黄全华:我对范制葫芦还有许多创意设想想要实践尝试,但仅凭我一己之力时间精力有限,能实现的创意十之一二,我也一直在培养此项技艺的传承人,目前收徒三人,他们在向我学艺的同时也一直在协助我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我也希望广大媒体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我们,宣传普及范匏知识,开发出更多优秀的匏艺文创产品,吸引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将范匏这一中国独有的传统技艺传承发展。

原标题:西青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制葫芦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天津新闻广播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