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经济
西青区第六埠村:用好水资源 滩涂变良田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夏颖 张禹昊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19-08-22
内容提要:为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近年来,西青区持续用力,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河湖岸线巡查、水环境隐患问题整治力度,全区河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就在辛口镇的第六埠村的田间到访了一群新朋友,它们是谁?请跟随记者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近年来,西青区持续用力,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河湖岸线巡查、水环境隐患问题整治力度,全区河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就在辛口镇的第六埠村的田间到访了一群新朋友,它们是谁?请跟随记者一起来了解一下。

  日前,在西青区的第六埠村,飞来了许多牛背鹭,给宁静的村子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牛背鹭又称黄头鹭,因其经常骑在牛背上得名。牛背鹭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具备水质好、空气好等条件,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下正值它们的繁殖期,当地村民介绍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里的生态环境大大改观,这为很多野生鸟类提供了很好的生息繁衍场所。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第六埠村持续不断地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转型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引得成群的鹭鸟入田间。据了解,第六埠村2015年至2017年三年累计植树55500棵;2016至2018年,累积完成东淀龙湾河道、东淀3条主要沟渠、莲花淀玉带河、老清河共10615米河道清淤工程;2019年计划完成对东淀丰收河、清弓河、村内玉带河,共计5077米河道清淤工程,实现村域内所有河流、沟渠基本清淤的任务。

  水清了,岸绿了。瞄准生态资源,村两委班子请来专家,结合村里三河环绕,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决定把河边一块一千多亩地芦苇地整理出来打造景观稻田,经过土地改造,水利疏通、涵闸建设,采取了水稻、青蟹套作的立体种植养殖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基地。2017年基地喜获丰收, 2018年又获得了亩产1200斤的成绩,探索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前来第六埠村游玩的群众变多了,村两委班子把目光放得更远了,跳出了单一农业的圈子,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实施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教育基地项目,项目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还能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目前村里已迎来第一批旅游体验团。现在的第六埠村着力在旅游资源带动、基础设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求突破,以点带面,从村庄到东淀万亩良田,全域提升绿化美化环境,打造鸟语花香,蓝绿交融,蓝天碧水,处处是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村民深受其益。第六埠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闯出了新名堂。

原标题:西青区第六埠村:用好水资源 滩涂变良田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