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30年捐资助学的国网天津电力退休女工王娅,在2019年2月,走完了人生的光辉旅程。一个绚烂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但是她却用“平凡之善”照亮了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她把自己的全部融入到了人间大爱,燃尽自己,照亮他人。在第六届天津市道德模范评选中,王娅当选为天津市助人为乐模范,她的无私奉献“烛照人间”,她是“最美西青人”。
家住西青区中北镇的王娅,从1985年开始,便走上了爱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坚持三十余年,从西南旱灾、青海地震、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留下她的爱心善举。此外,她还常年无偿献血,并于2016年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生前延续到身后。
2016年7月,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老师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王娅知道此事后,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开始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多年来,她坚持对甘肃、云南等地贫困儿童的捐赠,她把生命的最后时光都投入到了志愿服务工作上,陆续资助了7名高中生。七八张保存完好的收据、证书,见证了王娅从未间断的捐赠之路。
2017年4月的一天,王娅约好和基金会工作人员一起去甘肃考察受助学校,然而一向守约的王娅突然“失联”了。谁也没有想到,此时的她正躺在天津肿瘤医院的病床上进行化疗。就在化疗进行到第五个疗程的时候,王娅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放弃了昂贵的化疗药物,将本应用于治病的钱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随后,她将一笔3万元的捐款汇到了基金会账户上,并把她计划身后办理过户的唯一一套房产改为了生前赠与。就这样,她捐出了所有,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娅总是说:“我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我的生命虽有限,但我如果把遗体捐给医学事业,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让生命延续。王娅时常会用骨瘦如柴的手掌轻轻摩挲那些证书,那是她的宝贵财富。一如她一直以来的信念——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幸福。虽然离去,但久留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