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津的大田作物,就不得不提闻名遐迩的小站稻。近年来,西青区以小站稻产业发展为契机,着力发挥科研集聚、科技创新的优势,积极打造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农资、统一收储、统一宣传、多渠道营销的小站稻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开辟了农业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粮食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做强种子“芯片”,打造优质小站稻“津”字招牌。杂交粳稻领域有国际领先综合实力的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王稳庄镇打造13340平方米小站稻育繁种基地,小站稻种质资源库550平方米,核心育种及制繁种基地3000亩,保证了小站稻产业育种环节的竞争力和供种环节的安全稳定性,其培育的首批天津小站稻品种——天隆优619已成为优质小站稻的“津”字招牌。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水稻种植智能化、机械化、规模化。2018年5月中化农业天津MAP技术服务中心与西青区政府就推动“小站稻振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60亩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基地服务中心配置数字农业平台,实现农场地块管理、遥感分析作物长势以及精准气象、精准种植和巡田智能化管理;农友之家和培训教室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展示和培训;高端农机中心引进国际先进农机具,现拥有拖拉机、灭茬机、筑埂机、插秧机、喷药机等机械化农机36台(套),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先进的低温循环烘干厂房日处理稻谷达500吨。
精良打造加工、冷库储藏技术,确保品质可控。引入天津知味米有限公司建设稻米加工厂房、原料库房、恒温库房、成品库房和展厅,各环节均选配先进加工生产线,实现精良加工、冷库储藏,为小站稻品质保驾护航。
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程溯源让消费者放心。中化农业联合益海嘉里、中粮、盒马鲜生、龙米家、中化石油等企业,推出“百年津沽”、盒马、龙米家、天地生等多个小站稻联合品牌,并在全国近4000家线下商超销售,实现年销售量近万吨。打造贯穿种植端和消费端的全程品控溯源系统,通过“三戳一指数”向消费者展现小站稻种植、仓储、加工、品评、物流、销售全流程信息和耕种土地、化肥、农药利用效率、碳排放量、优质化率等指标,实现水稻全产业链质量可控可追溯,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2021年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小站稻“三品一标”基地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并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稻香IP再延伸,产业振兴优化升级。2019年10月,占地1300余亩的“稳稳哒稻香公园”正式开园,当年国庆节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通过发展稻田旅游业,在提升西青区小站稻产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同时,持续增加水稻产业的附加值,产业升级打开了乡村振兴新思路,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愈发充实。
西青融媒记者:曹雪 杜葳 田建
信息提供: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