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西青区对口援甘做强小木耳打造大产业
来源:西青信息港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2-10-08
内容提要:天津西青区对口帮扶天水麦积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务。按照部署,2017年,天津西青区与麦积区建立一对一帮扶,并正式签订脱贫攻坚帮扶协议。然而,帮扶的故事不仅仅从2017年开始,也没有在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时候结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天津市西青区与甘肃省麦积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正在携手做强小木耳,打...
图片

  天津西青区对口帮扶天水麦积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务。按照部署,2017年,天津西青区与麦积区建立一对一帮扶,并正式签订脱贫攻坚帮扶协议。然而,帮扶的故事不仅仅从2017年开始,也没有在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时候结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天津市西青区与甘肃省麦积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正在携手做强小木耳,打造大产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的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图片

  酒香 也怕巷子深

  黑木耳,片大肉厚,鲜嫩味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有“素中之荤”之美誉,被称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但长久以来,在甘肃省麦积区多个村镇,因其偏远的地理环境和资金缺乏,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

图片

  “秦岭村植被丰茂,村民之前的经济来源是靠上山采药、养牛和养蜂的收入,在段木上种植木耳,产量低、收入少,一年的总产量最多200斤,人均收入3000元,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47人。”利桥镇秦岭村村委会副主任李代荣介绍说。

  西青区原农业农村委员会四级调研员高进柱介绍说:“当时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了解到利桥作为边远的林区乡镇,自古以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茂密丰富的菌材,如橡树、青㭎树等阔叶树生长旺盛、贮量大,加之适宜的气候、优质的水质等条件,造就了优质黑木耳生长的天然生态环境。后期与村党支部经过集体商议,决定在发展木耳产业上做文章,成立麦积区秦岭绿源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图片

  2017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为了带动周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西青区在这里建成19座种植大棚、1座晾晒棚,配套建设了蓄水、灌溉、管护用房等设施。基地建成之初,许多群众持观望态度,党支部2名委员带头承租2个大棚,到年底取得了每个大棚平均收益1.1万元的良好效益。

  利桥镇秦岭村村委会副主任李代荣说:“看到收益,看到了希望,想扩大规模,可是又没有资金。就在这时,西青区拿出了380万元东西部对口帮扶资金入股合作社,新建木耳大棚120座。”

  在西青区的帮助下,利桥镇秦岭、百花、利桥、散岔等7村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4处,通过建设食用菌大棚、菌棒补贴,扶持、引导4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扩大种植规模,2017年利桥镇秦岭木耳产业园建成当年,投放菌棒20余万棒,为脱贫户每户分红800元,未脱贫户每户分红1600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

  2018年,全镇8个村级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天水市麦积区农丰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启动建设了利桥镇秦岭木耳种植产业园项目,采取“联合社+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通过联合社统一种植管理销售和吸纳农户务工学习技术、获取劳务分红、参与效益分红的方式,带动全镇461户参与木耳种植。

图片

  “每天都来大棚干活,跟上班一样,只要肯干就有固定收入。”利桥镇秦岭村村民张朝中,家有患病妻儿,是村里的“老贫困户”。产业园建立后,张朝中有了份稳定工作,依靠工资加分红“双收入”成功脱贫。加上修房补贴,张朝中家里盖了新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西青的帮扶真是帮了大忙。用我们当地话说,西青人真是攒劲儿地狠!”

  2018年贫困户每户分红2000元。然而看着来年,长势良好的新建大棚的5万多斤木耳,却让李代荣犯了难:“当时有3万斤是找到了买家,还有2万多斤没有销路,感觉以前做生意都没这么心焦,因为毕竟以前是自己的生意,现在这是大伙的产业。怎么才能变成大家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呢?真的是特别着急。”

  从解决滞销到撬动市场

  发展理念是关键

  “西青区对口帮扶天水麦积区,精武镇对口帮扶利桥镇,2019年初我们了解到木耳滞销,镇里就以每斤50元的价格认购了1074斤,销售额53700元。”时任麦积区挂职任区委常委、副区长高福光向记者介绍说:“到了转年木耳的产量就更高了,我们及时把信息反馈到西青区,区领导了解到这个事情以后,推出了各项政策和活动,更是建立了一个长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2019年5月,“西青·景泰·麦积一家亲”旅游消费扶贫系列活动拉开序幕。西青区主要领导带队,各机关和委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街镇、开发区代表组成的首批旅游消费扶贫示范团近150名成员,自费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通过认购扶贫大礼包、购买农产品,全团旅游消费150.65万元,以实际行动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受益。

  2020年5月21日,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西青区领导试水抖音直播带货,在津云抖音直播间参加“老乡别急,我们帮你”消费扶贫——西青专场公益活动,扶贫产品中,有来自新疆于田的核桃切糕、骏枣,有来自河北承德的珍珠菇,更有来自甘肃的土蜂蜜、野生枸杞、野生木耳。西青区领导在讲述消费扶贫意义的同时,也给网友们带来了扶贫产品背后或感人或有趣的小故事。直播的两小时内,有近10万网友通过津云抖音直播间和津云客户端观看。截至直播结束,销售额达到1002万。

图片

  此外,西青区开辟了线上、线下扶贫销售绿色通道。全区各机关单位都建立了“扶贫电商微信号”,可以在线上购买对口帮扶地区的农产品。西青区投资300万元在王顶堤红旗农贸批发市场改造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西青区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让优质农产品的销路更加通畅。

  利桥镇秦岭村村委会副主任李代荣说:“2020年,入股的461户农户户均分红300元;2021年该村在木耳产业园务工人数达到119人,务工收入45.43万元,人均3800多元;村集体分红3万元,土地租金收入2万元,在西青区的帮助下,我们村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患难见真情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奋斗的起点

  正当发展步入正轨的时候,2021年10月3日以来,麦积区当地接连出现强降雨,局部地区达到暴雨、大暴雨级别。截至10月5日,强降雨已导致当地8个乡镇、55个村不同程度受灾。

  秦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师方平介绍说:“当时雨特别大,当天木耳还在采摘期,见雨太大,我们就安排务工人员回家了,到中午的时候山洪泛滥,上游河堤决口,冲毁了产业园基地,当时基地40万菌棒还有最后一次木耳未采摘,都被洪水已冲走了,大概损失了2500斤的木耳,67个大棚,以及供水管网系统,喷淋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西青区农委农村委副主任杨润德介绍说:“西青区帮扶干部闻讯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向西青区农委作了专题汇报,经西青区相关部门研究决定,立即向利桥镇拨付专项资金。”

图片

  麦积多山,可是再高的山,挡不住天津西青区千里驰援麦积的浓浓真情;千里扶贫路,可是再远的路,割不断西青麦积两地群众一家亲的深深牵挂。

  在西青区的帮助下,麦积区积极开展产业园建设及“10·3”暴洪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2021年,西青区先后实施了总投资446万元的产业园产业路建设项目,其中投资36万元对因暴洪灾害受损的37个大棚进行加固维修、对受损的喷淋系统进行维修,新建150方蓄水池4个,对园区67个大棚进行清淤,铺设平整大棚作业面;投入35万元西青区社会帮扶资金新建150方蓄水池4个,迁改提升园区供水主管道800米,新增大田种植区平整河滩地1万平方米;投入375万元的西青区财政帮扶资金用于利桥镇木耳种植产业园维护提升改造,实现了产业园的全面提质扩量增效,为推动全镇木耳种植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有效促进产业振兴、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以点带面

  做强小木耳打造乡村振兴大产业

  2022年,西青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60万元对33个大棚及喷淋系统进行提升改造,配套建设完善木耳产业园公共基础设施。眼下,2022年5月试种的4个吊带大棚里的木耳长势喜人,似一朵朵小花摇曳绽放。秦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师方平说:“这四个大棚的产量将近2万5千斤,收入就能够达到15万元左右。”

图片
 
图片

  “西青不仅帮我建大棚,而且帮我们修路,修堤坝,安装路灯,我在这干活也能照顾家里的两个娃娃和老人,还能挣钱补贴家用,特别好,现在家里条件改善了,老人孩子都开心,感谢西青,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正在木耳扶贫产业园干活的秦岭村苗家族村民李进娥说,“以前自己在家务农,收入微薄,家里经济比较紧张。现在村里提供了工作机会,每年忙碌四个多月就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足不出村就能有稳定的收入,家里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了。”

  利桥镇综合执法队队长米彦云说:“前几年我们黑木耳种植主要是以合作社管理为主,采取的是‘农户+合作社+基地’的这一种模式。从今年开始我们寻找能人把100个大棚进行出租,请人家管理,出租一个棚4000元,总共是40万元,这一块儿资金,我们主要用于壮大八个村的集体经济。因为我们这个合作社是八个村的合作社组成的联合社,我们就用这种方式把资金用活,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几年来,西青麦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好东西部协作等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前赴后继几任西青挂职干部扎根麦积,深挖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抢抓东西部协作帮扶机遇。

图片

  麦积区挂职任区委常委、副区长辛凌雯介绍,“小木耳”做成“大产业”的主要成功经验主要归结于:一是西青援派干部深入实际调研深、细、实,选择了适合当地水土、人文、劳动力等要素的产业;二是确定把培育壮大黑木耳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的发展途径后,几任西青援派干部“一张规划”、真抓实干,围绕构建“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建立了适合由巩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的运作机制,按照“强基础、兴产业、优环境、促发展”的思路,采取“企业、合作社引领、能人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等方式,持续培育壮大黑木耳产业规模,着力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木耳产业园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农户、村集体、联合社、企业四方共赢。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乡村振兴局局长李东平说:“目前,麦积区已将‘小木耳、大产业’确定为区里主力发展产业之一,下一步将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继续发挥东西部协作优势,立足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经营模式,拓展优质木耳基地建设,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链接机制,加强与黑龙江等东部省份科研院所合作力度,积极培育研发推广优良品种,精心打造优质木耳品牌,提高品牌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麦积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图片

  截至目前,麦积区建成黑木耳种植基地六个大棚216座,全区累计建成各类菌业生产基地15个、总面积560亩、带动461户已脱贫户参与木耳种植,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实现了木耳从菌种研发、菌棒生产、高效栽培、产品加工包装及销售的全产业链覆盖。预计2022年全镇木耳产量将达到40万斤以上,实现产值1600万元左右。今后三年预计新增500余亩河滩地、新建近700座吊袋木耳大棚,到2025年预计全镇木耳种植大棚将达到1000座1900万棒,产量将达到285万斤,产值将达1.1亿元左右,8个村集体每村获取分红30万元,真正让“小木耳”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西青融媒记者:马云静

  天津市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乡村振兴局

原标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西青区对口援甘做强小木耳打造大产业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