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其它
【津云关注】解决“电动车上楼”难题,天津这些社区的探索很赞……
来源:津云 作者:陈庆璞 郭强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2-07-14
内容提要:近年来,电动车进楼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社区治理的难题。各地不断推出相关规定禁止电动车上楼,社区物业再三警示提醒,甚至新闻里也不乏电动车起火酿成伤亡事故的报道,但电动车进楼栋依然广泛存在。

  近年来,电动车进楼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社区治理的难题。各地不断推出相关规定禁止电动车上楼,社区物业再三警示提醒,甚至新闻里也不乏电动车起火酿成伤亡事故的报道,但电动车进楼栋依然广泛存在。

  

  电动车上楼屡禁不止,归根结底和“无处充电、怕丢失”的痛点有关。民生改善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记者近日在津城走访发现,一些街道社区主动作为,排除困难,在小区探索建设各种类型的电动车棚,方便居民充电。有的还通过智慧梯控系统,有效阻止电动车进电梯,运用高科技手段形成管理“闭环”,在解决电动车上楼这一问题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科技加持 群众支持

  “书记您看,这个地方的网红梯控挺好的,咱们这能不能也搞一下?”2020年初,在津南区双新街万盈社区,一位居民给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欣鸿展示着一段短视频,内容是某城市的一个小区电梯里的智慧系统,如果有居民推电动车进梯,电梯门就不会闭合。

  “还真是不错!”作为社区居民的老朋友,李欣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社区下辖的盈翠名苑小区有五栋高层,居民多,使用电动车的也多,急切需要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李欣鸿明白,要彻底杜绝电动车进楼,首先需要在小区内建车棚,让居民便捷充电、安心存放,其次还要安装梯控系统,从技术上形成“闭环”,彻底杜绝电动车进楼。

  

  方向确定了,她们立即着手行动。在街道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电动车棚、充电设备和梯控系统等硬件设备有了着落,社区方面主要负责项目的落地选址和做好群众工作。

  一个小小的电动车棚,从想法到付诸实施,委实付出了不少的心血。李欣鸿坦言,她们首先遇到的就是车棚用地问题。该小区楼栋的外部,是停车位和公共绿地,都不能随意占用,有一块相对宽阔的平地,但是这里是供消防紧急救援的平台用地。权衡再三,社区找到了消防部门征询意见,看是否能在空地一侧开辟出电动车棚用地,消防人员经实地走线后,确认占用的小块空间不会影响消防救援,如此,选址用地问题得到解决。

  用地、设备、资金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有群众工作这一个难点。李欣鸿回忆,当时的情况,真可以用众口难调、七嘴八舌来形容。本来,建设电动车棚是符合对公共利益的一件“大好事儿”,但始料未及的是他们仍然遇到了不少反对意见。“有的说建了车棚,停满了电动车,孩子玩耍时磕着碰着咋办?有的说建车棚影响小区美观……反正各种想不到的理由。”李欣鸿告诉津云新闻记者。

  “您说的理由和电动车起火威胁公共安全,哪个大哪个小呢?”她这样做大家的工作。在李欣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绝大部分居民都转变了观念,支持电动车棚建设。

  经过前后几个月的工作,2020年5月,盈翠名苑高层住宅的户外,建起了5座电动车棚,梯控设备也安装到位。新设备启用,不仅可以遮风挡雨,便捷充电,且执行民用电价,还有监控探头防止车辆失窃,从各个方面都满足了居民需求。电动车进楼这一难题,在这里就这样“搞定”了!

  

  记者日前到访时,家住10楼的张大爷正在车棚里给电动车打气。他说,自从电动车棚建好后,他再在也没看见有往楼里推电动车的。对于社区的工作,张大爷连声点赞,“社区工作做得好,大伙都配合,把小区建好了,住着才更舒心。”

  充电小屋 新模式新选择

  如果说万盈社区的电动车棚遵循的是常规建设和运行模式,那么出现在富力津门湖社区的“充电小屋”则给了居民另一种选择。

  最近,津门湖江湾广场社区5号楼的门口悄然立起一座小屋。雪白的尖顶,原木造型的外观,透亮的玻璃门,像是童话故事里的林间木屋。“这是电动车充电小屋,专门供居民存放电动车以及充电。”天津天力物业的项目负责人一语点出小屋的用途。他告诉记者,充电小屋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由第三方单位运营。

  

  小屋设有门禁系统,刷卡后方可进入。屋里宽敞透亮,墙壁刷成白色,地面则是用清新的淡蓝色塑胶铺成,用亮黄色油漆刷上了3排停车线,数一数,总共有40余个充电车位,每一排车位前面装了充电插座。在屋内还有悬挂式喷淋灭火器,车棚内部安装了无死角监控。

  “以前电动自行车充电很不方便,现在有了智能充电小屋,都觉得很实惠、很方便、很安全。智能充电系统会根据电瓶车型号、新旧程度匹配适宜电流,在充满或者到达指定时间后,将会自动断电。”一位居民说。以前,他只能把电动车放在楼底下或者推到屋里,电动车放在楼道里不仅不美观,还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充电小屋设有巡管员,小屋正式投用之后,居民每月仅需支付20元的车位费,就可以在小屋内给电动车免费充电,既安全便利,又经济实惠。“物业要把具体工作做在前面,以疏为主,以管为辅。只要让业主真正感受到把车子放在车棚既方便又安全,大家便逐渐主动这样去做了。”他说。

  在封闭式的充电小屋之外,津门湖街道还在辖区建设了敞开式充电车棚。2021年年底,街道办投入100余万元,对原有一些路面和车棚进行了改造,一共建设了9个敞开式充电车棚,1个封闭式充电屋, 可提供240个充电车和150个电池充电点位。

  停好车,用手机扫码支付1元钱,拔出充电线,接上插头……在江湾广场7、8号楼下的充电棚内,小区居民刘先生熟练地给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充起了电。“很方便,价格便宜,一元钱能充8个小时,关键是安全。”刘先生直言道。

  

  “新建车棚是解决电动车停放、充电难的最佳办法,但要综合考虑方便居民、安全用电等因素。”津门湖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谷裕说,去年开始,街道就召集物业和业委会召开会议,就翻新地块、新建车棚进行讨论。

  谷裕表示,街道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着力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保障居民安全、提升小区便利程度。接下来街道会根据统计的居民拥有电动车的数量,推进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项目二期三期建设,按照计划在津门湖街所有小区实现智能车棚全覆盖。

  ……

  解决电动车难题,存量社区在主动谋变,方便居民,而记者获悉,天津一些地方正在酝酿更深层的解决办法,在新社区的规划阶段就做好相关文章。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不仅将在数十个小区推广充电车棚建设,还把充电车棚的建设写入住宅项目前期规划审批中,落实到图纸上。即新建的住宅项目都要建设电动车充电车棚,让充电车棚成为住宅项目的“标配”。对于电动车进楼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更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是居民的一大利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社区能不断探索解决电动车进楼难题的办法,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宜居和人性化。

原标题:【津云关注】解决“电动车上楼”难题,天津这些社区的探索很赞……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