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生活
总体国家安全观(3)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关于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
来源:西青信息港 编辑:王瑞 日期:2022-06-27
内容提要:总体国家安全观(3)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关于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
图片

  1.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首先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要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党中央精神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方向性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决不能羞羞答答、语焉不详,决不能遮遮掩掩、搞自我麻痹。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要自觉把工作放在党中央工作大局中考量和部署,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2.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党的任何组织和成员,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发声亮剑。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了鲜明生动的阐述,他指出:“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要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党中央的领导不是清谈馆,不能议而不决,必须令行禁止。要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要抓住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加强政策配套,加强协同攻坚,加强督察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因成。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勇于攻坚克难,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3.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牢牢掌握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我们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目的是要使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实施更为有效的统领和协调,加强统的层次和力度,更好行使有关职权,提高工作效能,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和工作高效。决策议事协调机构重点是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对重大工作的领导是总揽,不是事无巨细都抓在手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要发挥好统筹国家安全事务的作用,抓好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驾驭风险、迎接挑战的本领。

  落实好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领导的重要机制保障。各级党委(党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主体,要按照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决策部署,管理好本地区本部门涉国家安全事务。各地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防止任务落空,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衔接好重点领域责任链条,明确责任链条分界点、衔接点,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

  4.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国家安全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初步构建了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形成了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完善了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建立了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继续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要加强保障国家安全的制度性建设,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研究如何设置必要的“玻璃门”,在不同阶段加不同的锁,有效处理各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间题。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防止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宽严失度等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

  要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依法防范、制止、打击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

  要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开展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要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国家安全公益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

  全面提升国家安全能力,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更加注重法治思维,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更加注重基层基础。要加大对维护国家安全所需的物质、技术、装备、人才、法律、机制等保障方面的能力建设,更好适应国家安全工作需要。

  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积极塑造外部安全环境,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能力。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要观大势、察风险、谋远略、控全局,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只有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才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现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要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务的统筹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国防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5.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

  国家安全干部队伍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为保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国家安全干部不愧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忠诚卫士,不愧是甘于奉献的无名英雄,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要加强国家安全系统党的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国家安全部门和各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要关心和爱护国家安全干部队伍,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保障,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鼓劲、待遇上保障、人文上关怀,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

  来源:《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