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人流密集的天津南站,不仅是西青区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更是当下疫情防控的“要塞”。天津南站站区办压紧压实防疫主体责任,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用“加减乘除法”在坚决筑牢首都疫情防控“护城河”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西青速度下的西青温度。 ![]() 加强联防联控 给防控落实做“加法” 定期召开疫情防控联席会,已经成为南站站区办的常态。为让各驻站单位工作运行有“制”可遵,有“度”可循,将联防联控作用发挥到最大。南站站区办成立了进津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下设查验、引导、复核、移交、应急等5个小组。制定了查验方案、应急疏导预案、安保方案;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根据每日旅客到站时刻表,科学分析研判客流特点,实时更新排查管控范围,提前调整人员部署,进一步增强旅客疏导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截至目前,共排查58.6万人,行程卡异常处置7.8万人。 以人为本优化流程 给查验流程做“减法” 刚刚下火车的张先生拿着“一证一码一卡”有序排队等待工作人员查验,从出站到完成检验顺利“通关”,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既有速度也有温度是张先生初到西青的第一感受。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旅客出站后因为查验工作而造成拥堵聚集的情况。南站站区办科学制定了查验通道扩容实施方案,打通高铁主、副出口查验区域形成3000余平米的工作闭环,将核酸、抗原检测和流调区域进行整合扩充至1300平米,通过临时增设检测、核销人员,开辟北京、上海等高风险区域专用通道、发放绿卡通行证等举措,将以往15分钟的流调、核销流程压缩为不到5分钟。 暖心服务+高科技产品 给便民利民做“乘法” 在闭环转运区,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却格外醒目,矿泉水、充电设备、一次性雨衣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浓浓的人情味和满满的幸福感在房间里弥漫。这就是南站站区办在闭环转运区免费为老弱病残孕旅客设置的爱心驿站。 南站站区办还设置了失物招领台,并有专人负责进行专项登记和查看视频录像,寻找失主,目前累计为旅客找到遗失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物品50余件。这里不仅有暖心贴心的服务更有高科技产品“加持”防控工作。他们先后组织开发的针对重点地区旅客抵津信息录入二维码和配套小程序,极大提高了闭环转运效率。之后,他们还将根据任务需要,计划引进“电子哨兵”信息化查验设备,只需轻刷身份证,就会马上显示出旅客的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既方便又快捷。 强化督责问效 给风险隐患做“除”法 除了做好人的服务与管理,物的管理同样不容懈怠。南站站区办做实闭环消杀,坚持每日对全站区公共区域、设施设备,分时段、分频次开展预防性消毒杀菌工作,对接驳、转运和绿色通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反复消毒;严格落实“人物同防”要求,每日对查验人员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每周进行两次全员核酸检测,加强垃圾废物、废弃口罩等处置监管工作,形成收集、清运、处置全封闭链条。督导检查组则会每天对各环节进行抽查,确保各项工作做严做密,坚决堵住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和风险漏洞。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