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2021年度“改革创新亮点案例”】西青区精武镇付村以数字赋能,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李杉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2-05-11
内容提要:2021年,西青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精准对接企业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实施了一批接地气、有实效、反响好的改革创新举措,以突破之功收到全局之效,推动西青在打造改革创新活力新城上迈出坚实步伐。

  编者按:

  2021年,西青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精准对接企业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实施了一批接地气、有实效、反响好的改革创新举措,以突破之功收到全局之效,推动西青在打造改革创新活力新城上迈出坚实步伐。

  为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首创精神,持续激发“争做领跑者”的改革创新活力,充分畅通改革经验分享渠道,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在全区开展了改革创新亮点案例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秉持“服务中心、实事求是、正向激励、客观公正”的原则,注重突出案例的“示范性、创新性、实效性、人民性”,按照申报、初审、评选、公示、审定等程序,评选产生了2021年度西青区改革创新亮点案例。今天,我们为您呈现:

  西青区精武镇付村以数字赋能

  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

  

图片
  

  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付村打开脑袋上的“津门”,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探索出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其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付村亦被评为2018-2020年度全国第六届“文明村镇”、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付村党组织被评为2021年度天津市先进党组织。让我们一起探秘数字化管理模式背后的密码。

  

图片
  
图片

  一、注重顶层设计,量身定制智慧平台。

  付村确立了“党建引领、平台搭台、治理唱戏、百姓受益”的思路和原则。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量身定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  

图片
  

  平台以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使用终端组成。后台数据库是数字化治理的基础,存储了详尽完备、真实准确的人员信息、房屋信息、社区基础设施信息等数据。管理系统是智慧平台正常运转的保障,由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使用终端是智慧平台对外的窗口,包括展示大屏、电视端和“掌心付村”小程序。  

图片
  

  村民可通过电视端和小程序查阅通知和申请服务,村领导班子可通过展示大屏查看村内具体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做出决策。根据运营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新的需求、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付村还将适时地动态调整优化进阶该平台。在推动“可视化和档案化”“信息化与智慧化”“需求化与便捷化”进程中,改变了传统治理思路和模式,用数字智慧治理模式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二、赋能党组织建设,打造“智慧党建”模式,乡村治理水平得到提高。

  

图片
  

  创立“学习园地”板块,定期发布党员学习内容。党员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视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完成党总支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在评论区发表学习体会。创立“党建动态”板块,及时发布村党总支的党日活动、会议情况、党员通知等内容。党员和群众可通过小程序或电视端查阅信息,了解村党总支的相关工作情况,还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党总支进行互动。依靠智慧平台,实现了党员大会的实时直播。村民可通过“实时传送”栏目,在电视或手机上观看大会全过程,了解近期村里主要工作事项,并发表自己的评论。会议结束后,会议录像会及时上传至智慧平台,供错过直播的村民观看。

  平台的“居民议事板”让村民随时随地可以参与到村子的建设中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里大事小情的积极性。2021年“居民议事板”共收集近350条意见建议,涉及物业维修、治安综合、村子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采纳完成率高达90%以上。平台的“三务公开”栏目扩大了村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覆盖面,使村里各事项完全透明化,切实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得村子近些年来没有因干群不信任造成的纠纷,更没有群体上访事件。此外,村民通过平台能获得付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服务以及合作律师的服务,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

图片
  

  三、赋能乡村履职,集成多种职能服务,民生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图片
  

  智慧平台会通过手机端及时向村民发布相关通知,让村民了解办事流程、需提前准备的相关材料等,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为村民提供便利,月均发布超过5条。智慧平台与付村“老人家食堂”实现系统对接,使村民可以在手机或电视上进行点餐。65周岁的老年人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村里为老年人配备了智能腕表,共计300块。该腕表与平台相连,具有一键求救和定位的功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求救后,智能腕表会自动联系家属和平台人员,最大程度保障老人的人身安全。

  

图片
  

  四、赋能乡村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平安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付村在特定的监控下布置了声控喇叭,平台管理员通过监控发现一些不稳定现象可通过声控系统进行及时劝阻。智慧平台已与小区门禁系统的数据库完成对接。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准确详尽的流动人口信息数据,高效严谨地进行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小区的安全防护力度。

  付村网格员在富家湾小区巡查时,发现有一栋楼的窗户正飘出浓烟,她第一时间上楼敲门,但家中没人应答,拨打房主电话亦无人接听。网格员用配备的执法记录仪的可视通话系统与智慧平台取得联系,平台管理员用平台后台的人房信息系统查到房主家人的联系方式后,拨通电话联系到房主的家人。事后发现房主有事外出,忘记厨房正在烧水。将网格管理同智慧平台关联,付村成功制止一场火灾事故发生。

  五、赋能垃圾分类,形成智能化分类模式,乡风文明建设得到推动。  

图片
  

  村委会为每户配备一个具有身份标识的二维码,提供印有二维码的贴纸。村民需将二维码贴在垃圾袋表面,再进行垃圾投放。智能垃圾桶需扫码才能打开,具备满桶、超重、超温报警功能,并与智慧平台相连,可实时记录垃圾投放数据。村民投放可回收物后,可获得与市场价相当的价值凭证,累积到一定程度即可换取生活用品。若抽检结果不合格,垃圾抽检员扫描二维码即可定位到户,进而扣除相应的文明积分。

图片
  

  基于智能垃圾箱和平台,付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垃圾分类工作初期,村居民参与率低,垃圾分类正确率也仅有50%。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全村90%以上住户积极参与,扫码投放垃圾数量达月均5.8万次,全村垃圾分类正确率达80%。村居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营造出“全村参与”的浓厚氛围。

  (区委改革办)

原标题:西青区2021年度“改革创新亮点案例”丨西青区精武镇付村以数字赋能,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