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
|
||
|
||
![]() 《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所以,又把“立夏”称为“春尽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所以“立夏”有两重含义:一是时令上的概念,表示从即日起进入夏天。二是物候上的概念,表示万物经过春季的萌生阶段后,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呈现“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景象。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唐)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节选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宋)陆游《立夏》节选 二十四节气 ◇ 一候蝼蝈鸣 ◇ 二候蚯蚓出 ◇ 三候王瓜生 祖国医学认为,夏季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故人们在立夏后要顺应天时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01 穿脱有度,及时增减 ![]() 2 动以养形,适可而止 ![]() 03 吃苦养心,因人而异 ![]() 04 增酸减苦,顾护脾阳 立夏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要增酸减苦,顾护脾阳。 现在很多年轻人贪凉嗜好冰寒之物,常令寒邪直中脾胃,损伤脾阳,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纳呆等症状。春夏养阳,寒冰之物均应慎食。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而且一次也不宜吃得太多。宜多食健脾去湿之品,如山药、扁豆、陈皮、玉米须、茯苓等。 05 晚睡早起,睡好午觉 立夏后,昼长夜短更加明显。此时要顺应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应“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 为了防止睡眠不足,一定要“夏打盹”,增加午休,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30~60分钟。 06 静养戒怒,以安心神 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为神明之用”,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由心来主管。立夏后,气温升高,人们极易心火过旺,出现烦躁不安、情绪焦躁等。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温度因素等的影响,容易诱发心梗、中风、心律失常等。 因此,立夏时候要静养身心,戒急戒怒,笑口常开,情绪愉悦,以降心火。建议经常听听音乐、练练书法等,可以保持内心安静及心情舒畅。 (健康西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