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法治 |
|
||
|
||
小学生:高额返利?假的! 3月13日,小李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看到之前同学发布的一条朋友圈,大致内容是其哥哥给她发了红包要返利给大家,并附上了多张给朋友返利的图片。由于这个同学是小李之前的班长,小李出于信任就发送微信给同学,称自己要最大的返利活动。 对方称小李只要转账给自己,自己截图发朋友圈后,后续就会给小李十倍的返利,还会把钱退给小李。随后对方向小李发送了付款码,小李扫码支付了三笔共计800元。而后对方消息不回,小李通过电话联系了自己的同学,同学称自己的微信被盗,小李这才发觉被骗并报警。 骗术剖析 骗子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发布信息,称有发红包返利活动(例如:发红包充99元返200元)诱导被害人转钱,实施诈骗;或拉人入QQ、微信群,以明星、网红粉丝福利、返利群等为名,让被害人认为是追星活动,诱导被害人在群内发红包或者点击群内链接付款充值等,最后将被害人踢出群,从而实施诈骗。 中学生:低价手机?假的! 小陈在过年期间收到不少压岁钱,看到自己手上早已过时的手机,便产生更新换代的想法。小陈在浏览买卖手机平台时,有个陌生人主动联系小陈称,新款手机特价700元。小陈觉得价格在自己承受范围内,便添加了对方的QQ了解情况。可当小陈向对方转账700元后,对方却称小陈要求缴纳788元手机“激活费”才能发货。 第一次网购的小陈按要求又缴纳了788元后,对方又以“没有备注激活费”为由要求再转788元,事成后如数返还!小陈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拨打110进行报警。 骗术剖析 骗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网页、搜索引擎、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诱导被害人与其联系,待被害人为购物付款后,就将被害人拉黑或者失联,被害人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或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上大学了是不是就不会被骗了? 大学生:投资平台?假的! 张同学在3月7日时接到一个QQ好友申请,通过后对方称可以带张同学赚钱。张同学同意后,便被对方拉进一个QQ聊天群。随后张同学开始了“赚钱”的操作——在群里接单做短视频点赞关注任务。几次点赞后,张同学就赚了近两百元。 之后,对方称“有福利单有很大的佣金”,让张同学可以尝试下。便发网址让张同学下载“某某科技”APP,张同学下载注册完APP上的客服便添加张同学教他进行操作。对方称张同学只需要往指定账户充值便可盈利。张同学试了几把后发现确实可以盈利,张同学便想提现,对方称张同学刷的单子不够需要再次进行充值。这次张同学直接充值了5万元,可对方再次谎称张同学提现时操作失误要再次刷单,张同学发现被骗并报警。 骗术剖析 骗子首先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上发布投资理财的信息,谎称能轻松赚钱,诱导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被害人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再与对方交涉时,发现对方将自己拉黑或者失联。 根据从过去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中分析,电诈团伙会找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制作APP,警方提醒市民在下载软件时,一定要在正规的软件商城去下载,不要去点击不明链接里的下载方式,尤其是涉及转账,被要求转账给个人账户要坚决拒绝,所谓在这些来路不明的APP里注册的账号,以及账号里显示的金额,后台都可随意更改,不可信。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家长,除了要格外注意上述三种骗术外还需要提防,网络买卖游戏账号骗术、兼职刷信誉骗术、冒充QQ好友骗术。此外,在全市共同战疫的关键时期,学生朋友们在家上网课也要自觉提高警惕,不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不轻易透露个人重要信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拨打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线进行咨询举报,一旦被骗,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报警。 (西青融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