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天津
“委员通道”传递天津情缘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刘平 韩雯 孟若冰 编辑:曹静 日期:2022-03-08
内容提要: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举行,8位全国政协委员就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回应。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回忆了一段与天津的情缘;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德宏在随后的采访中,讲述了来到天津的初衷和未来的想法。

  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举行,8位全国政协委员就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回应。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回忆了一段与天津的情缘;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德宏在随后的采访中,讲述了来到天津的初衷和未来的想法。

  推动交流合作是推广爱国教育的好办法

  “今年两会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最后一年,不知不觉已在这个岗位上服务了5年。还记得我2018年第一次踏足人民大会堂时的心情,记忆犹新。”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霍启刚就通过微博表达了对盛会充满期待。这次在“委员通道”上,霍启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讲述了香港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故事。

  早在2008年就成为天津市政协委员的霍启刚,一直致力于青少年交流工作。在“委员通道”上,他讲述了几年前带领50名香港青少年到天津开展足球交流的故事。“有一名年轻人对我说‘我看到真草的球场、闻到青草的香味特别高兴,我希望以后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来天津踢球。’”霍启刚坦言,当时听后特别高兴,觉得带这个团没有白费,让孩子了解了祖国内地。

  霍启刚提到的这次活动,是2019年7月香港青少年足球交流团的天津之旅。“相信这四天,会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以体育为契机,更多地了解天津、了解国家。”这是霍启刚在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的心中愿景。

  “我们要问问孩子们,参加了交流团以后,有没有增加他们对国家的认识,有没有培养自己在某方面的兴趣?我们更要问问自己,有没有帮他们解决面前的困难,帮助他们追梦?简单来说,就是要提升孩子们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霍启刚表示,推动交流合作是推广爱国教育的好办法,因此更要重视交流的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天津与香港、澳门开展了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津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建立津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创新“3+3”姊妹学校结对模式、开展“感知天津”活动、举办澳门大学生来津学习交流……一个个涵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交往,进一步加深了港澳青少年对国家全面深入了解,激发了港澳青少年对祖国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新闻一线到新闻教育,点亮“新闻梦”

  从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术领域的教授,孙德宏完成身份转换,“就在10多天前,我是被南开大学的学术氛围所吸引,这里是育人的沃土。”当接到加入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邀请后,孙德宏要把多年的新闻从业之道传授给学生们。正如他在“委员通道”上,向大家分享“新闻人如何践行职责与担当”一样。

  “新闻人要更多关注、报道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本身就可以成为新闻热点,他们的劳动和创造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六获中国新闻奖的孙德宏出名,是因为那篇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新闻通讯《寻找时传祥》,那是1995年,他33岁。《寻找时传祥》之所以被关注,源自作品弘扬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人们都应该坚持的一个做人原则,做一个像时传祥那样诚实敬业的人。

  走下“委员通道”,记者连线孙德宏,他说:“当年,我和同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新闻应该关注人,不仅是关注人的生活状态,还有人的精神状态。”如今,孙德宏更愿意把这种想法用一个学术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新闻的审美传播。全国两会结束后,南开大学校园里,他的学生将从新闻实务与新闻美学课程中,感受新闻前辈对新闻理想的坚守和追求。

  曾经采访过无数的人,如今成为被采访对象,孙德宏说:“能走上‘委员通道’,心情很激动,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责任,必须讲好新闻人的故事,用新闻人的故事传递中国正能量。”

  新起点、新作为。从2005年担任《工人日报》总编辑,2009年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到如今花甲之年走上高校教学岗位,孙德宏说,新闻人有责任去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从而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作出新闻人的贡献,“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那些追逐新闻梦的年轻人播撒下信念的种子,让梦想的远方开出绚烂的花朵。”

原标题:“委员通道”传递天津情缘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