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教育 |
|
||
|
||
2月23日,也就是本周三,天津市各中小学就要正式开学了,那么在返回校园前老师和同学们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吗?哪些人暂时不能返校呢?开学后又有哪些防疫要求?西青区教育局2022年春季学期返校要求和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都在这里啦! 天津市中小学返校要求 这些人需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1、凡开学前14日内离津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2022年1月15日以来,具有天津市封(管)控区及防范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解封前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返校当日核验健康码(师生及共同居住人),绿码入校。 下列情形暂不返校 1、结合西青区当前疫情形势,经摸排居住在珑园封控区、管控区教职员工、学生共计129人,要求暂时不返校。 2、具有市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排查管控地区(以津云最新更新发布信息为准,含陆路口岸城市等)旅居史且未完成相应健康管理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抵津前14日内,具有高中风险地区和高中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抵津前14日内,具有1例溯源不清或来源不明的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 3、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尚处于隔离管理或居家医学观察期内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 4、14天内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且未经鉴别诊断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或已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但症状未消失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 5、学校在境外的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同住家人在开学前21天有从境外或高中风险区返津情况的师生员工(含外包服务人员),应及时向所在社区、学校双报备,经学校批准后入校。 开学后疫情防控小贴士 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增强疫情防控措施力度,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聚焦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环节,查短板、补漏洞、强弱项,压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落地落实。 (一)减少流动 1、师生员工减少出行,坚持“两点一线”,即居住地和学校,中途尽量缩短在外时间,少停留、不逗留。 2、根据疫情形势和校园情况,减少聚集性活动,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 3、尽量开放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尽量减少师生聚集。 (二)疫苗接种 1、继续推进学生疫苗接种工作。 2、及时安排应接未接学生补种,确保在规定时间实现应接尽接。 (三)科学佩戴口罩 1、学校学生上课时,建议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建议佩戴口罩。 2、学校和托幼机构值守人员、清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以及托幼机构教师,应当佩戴口罩。 3、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不建议佩戴口罩。 4、幼儿因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佩戴口罩。 (四)传染病监测 1、严格落实以校门口体温检测和晨(午、晚)检为核心的传染病症状监测,强化因病缺勤师生的登记、报告、追踪等相关管理制度,做到不带病入校,在校园内师生员工身体出现异常要做到“四早”。 2、加强对诺如病毒、肺结核、流感、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症状监测、分析、预警、处置,提高校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常见传染病防控的敏感性、警觉性,强化多病共防。 (五)校园管理 1、开学后,各校要实行封闭管理,严格出入校管理,严格落实“三件套”(测温、验码、戴口罩),外来无关人员和车辆严禁入校。 2、严格日常管理。持续做好重点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教室、楼道、宿舍、食堂、图书馆等)通风和消毒工作。每节课后都要通风,每扇窗户都有责任人,每天放学后都要进行一次消毒,对每日通风时间、通风时长、通风人员和消毒时间、消毒方式、消毒人员,做好记录保存。 (六)环境卫生管理 1、坚持做好教室、卫生间、宿舍等公共场所卫生保洁。 2、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换气,对门把手、课桌椅、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场所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每日清洁消毒。 3、做好校内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处置。 (七)食品安全管理 1、做好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2、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定期清理库存食品,及时处理不宜加工的原辅助材料。不采购、不加工进口冷链食品,降低冷链传播风险。 3、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 4、引导师生分批、分时段错峰就餐、隔排就座。取餐排队时应保持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 (素材提供 西青区教育局)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