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图片
周总理!天津西青农民郭芝振向您汇报:沙窝萝卜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马云静 编辑:窦爱君 日期:2022-02-04
内容提要:天津市西青区的小沙窝村,因萝卜而闻名,这里农民种出的萝卜素有“沙窝萝卜赛鸭梨”的美誉。过去冬季来临,各地的朋友都会赶到这里,品尝来自勤劳和自然的馈赠。如今,有着600多年种植历史的沙窝萝卜,不仅是“国礼”,还是“网红”。它的前世今生,您是否了解,这背后有着怎么的故事?

天津市西青区的小沙窝村,因萝卜而闻名,这里农民种出的萝卜素有“沙窝萝卜赛鸭梨”的美誉。过去冬季来临,各地的朋友都会赶到这里,品尝来自勤劳和自然的馈赠。如今,有着600多年种植历史的沙窝萝卜,不仅是“国礼”,还是“网红”。它的前世今生,您是否了解,这背后有着怎么的故事?

 

1970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将1公斤的“沙窝萝卜”的种子作为国礼送给了当时的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日成,小小种子成为两国友谊的纪念品,也成为了天津人的骄傲。如今,咱西青区小沙窝村的萝卜早已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是著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六零后”郭芝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也是个能跟得上潮流的新时代农民,在网络上做起了直播。把自己家乡的特产卖向全世界,就是老郭最大的梦想。

 

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村民郭芝振介绍说:“我们沙窝萝卜已有600多年种植历史,早已成为天津的一张名片,去年赶上疫情,我们地里的萝卜受到很大的影响。后来,我就琢磨怎么才能跟上潮流,我就逼着自己与时俱进,不能让祖辈留下来的好东西淹没在自己手里。”

 

于是,种了30多年萝卜的老郭开始了“不务正业”,他在抖音注册了账号起名叫“沙窝萝卜老郭”,天天研究怎么做直播。

郭芝振说,后来,走在田埂上时,总有村民问他,“老郭什么时候开直播啊?”

从今年10月28日开播以来,老郭已经在直播间卖出了5000多箱萝卜,“按每箱8.5斤算,足有4万多斤了。”“嘛时候教教我们怎么直播?”大伙从一开始笑着看,到现在求着教,这不,老郭的直播课又开讲了。

 

郭芝振说:“我就教大家,也帮着他们一起卖,我希望大家都能卖得好,获得更多的收益。”

 

自己家地里的萝卜卖完了,热心的老郭想着带动更多的萝卜种植户发家致富。可跟大伙签了合同后,老郭发现,这收上来的萝卜品质有点参差不齐。

郭芝振说:“老沙窝萝卜种子种出来的萝卜是什么口感?适合什么时候收获?主要卖给哪些顾客?新一代的沙窝萝卜种子有什么特点?适合什么时候收获?主要卖给哪些顾客?我们也积极和农科院研发,不断提升沙窝萝卜的质量。”

直播带货只是形式,产品质量才是关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筛选好基因,培育好种子。为了沙窝萝卜的未来,老郭请来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专家,从选种、培育、田间管理、窖藏等各方面给大家上课,力求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种出不同口感的沙窝萝卜。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刘晓晖介绍:“为了更好地把沙窝萝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通过我们的科研工作,把沙窝萝卜的整齐度提升,让它的装箱率、成品率达到了95%以上,让它的口感一致,提升了它的抗病力,让农民认识到原来品种具有这么大的作用,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

如今沙窝萝卜的种子,不仅是为老郭、老郭的同乡们播撒着希望,这些种子还在为更多的人们播撒着希望。2019年,在西青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西青沙窝萝卜的种子第一次埋在了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沙土地上。

甘肃华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总经理何生良介绍说:“现在试种了三亩地,以后有市场的话,这个园区就会开始种植了。种植沙窝萝卜比较省工、省人力,也比较好管理,等真正种植好以后,销路依靠天津的市场帮我们代销,我们自己也做市场,最终哪一方面成功,就走哪一方面。”

 

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村民郭芝振说:“目前,我们辛口镇沙窝萝卜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量为3000万公斤,全镇种植沙窝萝卜收入达到1.2亿元。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大力发展农业,从脱贫攻坚到现在乡村振兴,我们农民的生活有了特别大的改善,我现在可以特别高兴地向周总理汇报,当年您带去的国礼“沙窝萝卜”的种子种植已经形成产业链,带动更多人致富啦,是咱们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啦!”(天津西青)

原标题:周总理!天津西青农民郭芝振向您汇报:沙窝萝卜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