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区外媒体看西青 >> 央级媒体
《人民日报》全国文明城市巡礼·西青篇|天津西青:巩固创文成效 打造和谐宜居之城
来源:人民网 编辑:扈树珍 日期:2021-12-24
内容提要:绿植花草更多了,天更蓝了,居住设施更完善了,楼体“翻新”了,交通环境更好了,生活质量更高了……这是西青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过程中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人民日报》

图片

  天津市西青区:巩固创文成效 打造和谐宜居之城

  天津市西青区作为全国文明城区,始终把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作为全区重大工程。在创建过程中,西青人民同心同德,凝聚文明发展共识,文明素质持续提高,合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之城。

图片

  绿植花草更多了,天更蓝了,居住设施更完善了,楼体“翻新”了,交通环境更好了,生活质量更高了……这是西青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过程中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西青区以全域、全民、全方位创建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水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打好复查测评攻坚战。

图片

  近年来,西青区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强基础、补短板、抓重点、促提升、惠民生,把群众的大事小事放心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今年是西青区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区后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的第一年,为进一步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让文明创建真正成为惠民利民工程,用心浇灌出西青文明之“花”,西青区始终保持文明创建工作活力、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更高标准做好创文后续文章。西青区委、区政府对照新版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逐一建立任务清单,研究具体举措,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创建合力。截至目前,西青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社区、村文明实践站全部建成,实现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全覆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投入不断提高,面向西青居民发放文化惠民卡5000张,可用于全市70余个剧场的数千场文化演出,全区2处文惠卡服务站,便捷西青本地居民购买全市文化演出产品;“文化惠民超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系列活动、“流动书车进乡村”“花城故事会”“文艺轻骑兵”等品牌活动项目逐渐深入群众,将曲艺、图书、数字文化等带入群众日常生活当中,倡导文明新风尚。每逢节假日,随处可见的志愿者让人眼前一亮。目前,西青现有注册志愿者超21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400余支,共获评区级以上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近300个,守护社会文明风尚。

图片

  聚焦“里子”问题,全域创建展“新”貌。西青区每年开展20项“民心工程”,为群众送上沉甸甸的民生大礼包,一件件成色十足的民心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特殊人群保障,在广场公园、营业网点、交通场站等公共区域增设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停车位等,并在志愿服务站中为视听障碍群体增设无障碍服务设施,让城市文明更具温度。聚焦交通秩序治理,改造提升市政道路,推动文明单位开放免费停车泊位,完善无障碍停车位设置;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和驾乘人员佩戴头盔“专项整治月”;新一批交通协管员上岗,完善交管基层治理网。聚焦老旧小区管理重点,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改造老旧小区路灯设施,持续推进加装电梯;维修建筑外立面,开展空中线缆专项治理,不断改善居住条件。聚焦市容环境,全区138条背街里巷逐一落实街巷长负责制;完成重点路段道路两侧底商牌匾改造1.1万平方米,粉刷油饰建筑立面8.9万平方米;开展“关注小井盖 守护大民生”窖井盖安全隐患治理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亮点,开展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精心营造舒适、整洁、靓丽的城市风貌;打造“公共晾晒区”“红色菜篮子”“24小时爱心驿站”等便民示范点位,深挖基层创文特色。

图片
图片

  西青区瞄准文明宜居目标,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全面优化生态环境。全区黑臭水体彻底消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园绿地率超过12平方米。坚持“留白、留绿、留璞”原则,依托现有的74个市级、区级和社区公园,提升城市生态水平和宜居程度。积极推进西青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目前已建成总面积7770亩集林、田、水、草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片区。全力推介生态文化,王稳庄镇八角亭、丰收塔与巨幅稻田画,第六埠村稻蟹立体种养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和新版测评体系要求,西青区将坚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巩固创文成效,在精准、精细、精致上下功夫。

原标题: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