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2019年西青区大寺镇龙顺园社区居委会筹备组建立起来,成立了党支部,开始将小区纳入网格化管理,2020年9月正式成立了居委会,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启动全面、大规模的整治工作,龙顺园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工作经验总结提炼形成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形成了“123”工作法,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幸福感。 龙顺园小区建立于2011年,小区内有天津市各市区的还迁房和公租房,是典型的“飞地”,社区从建成之日起就没有建立居委会,居民办证办事还需在户籍地、居住地之间往返两边跑,没有成立业委会,物业公司也一直无人监管。管理的缺失还造成社区环境脏乱、配套设施不完善、消防电梯等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使居民幸福感很低。 龙顺园社区以社区服务满意、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把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大力提供社区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水平。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采取“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模式,形成了“123”工作法,打造了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1”是党建引领 指导社区治理有序发展 龙顺园社区紧紧围绕社区党建的中心工作,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社区建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为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突出政治引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以加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以党建带群建,把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社会组织党建统揽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和凝聚骨干方面的作用,统筹治理资源,汇聚治理资源,协调治理行为,从而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 “2”是小巷管家和志愿者服务队双管齐下 助推社区治理持续有效开展 社区按照“一巷一管家”原则,面向社区居民招募热心公益事业、有能力有时间参与社区工作的“小巷管家”,对照社区环境建设标准,每天对责任区进行巡视,开展经常性走访,收集意见建议和服务需求,发现并及时上报各类治理信息,并对后续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依托着“小巷管家”机制,龙顺园社区调动小区居民,通过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发挥了社区居民自治的作用,实现居民参与常态化,解决好了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与居民群众自下而上参与的有机结合问题,处理好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龙顺园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小环境、大和谐”,从营造与居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良好环境入手,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带领社区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服务活动,倾听民心民意,解决民生难题,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了社区多元化建设,提升了志愿服务社区的水平。 “3”是“三方共治”治理模式 助推社区长效化管理 在社区党组织带领下,居委会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三方共治”治理模式,即由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构建社区治理“同心圆”。社区居委会为了加强社区的长效化管理,除了在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还在服务管理上花心思,提升网格化管理力度。坚持“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确保小问题不出网格,一般问题不出社区。针对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每天每周定期走访,对市容环境、矛盾纠纷进行核查,问题处理完后进行回访,同时加强物管员、巡查员的监管力度,监督物业服务公司开展服务。 同时社区积极探索“党组织+党员+X社工+N社会组织”的党建模式,制定并推行党组织引领、社区协调、物业管理、业委会监督、居民参与的“五方协同”工作机制,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物业管理服务资源、业委会自治互助资源,通过每月组织召开“小区议事会”,按照“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流程,形成了“有事大家议、小区大家管”的工作格局。 龙顺园社区的治理创新就是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让百姓安居乐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和方式,既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又要尊重群众、了解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逐步变成现实。 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推动”、“服务”、和“整合”功能,社会组织制度自我完善,服务居民目标明确,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回应社区需求,实现社区和谐,这些将不再是梦想。 (文明西青)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