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教育 |
|
||
|
||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西青区赛达津衡实验小学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作业布置科学合理,课后服务精彩多元,实践育人常态丰富……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切实做到让教育“返璞归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聚焦教研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赛达津衡实验小学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建立教研新常态为抓手,营造积极教研氛围,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回校后就课堂中的教学设计环节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为“双减”政策下打造高效课堂带来更多思路与活力。 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积极的教研氛围,带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开展语、数、外教研组的骨干教师优质示范课展示活动。 举行首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青年教师充分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大胆创新,反复打磨课程内容,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课堂效果。 开展“一堂精彩的微课”比赛活动。以微促教、以赛促学,调动青年教师磨砺教学技能的积极性。 开展“练一手好字”教师书法培训活动。邀请书法名家对老师进行毛笔字书写指导,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同期开展每周一练“三笔字”活动,打造“墨香校园”文化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作业管理效能 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赛达津衡实验小学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强化作业总量控制,提升作业管理质量。年级学科组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教师辅导与批改作业情况,做好作业监控管理。 将“作业设计”作为研究课题开展研讨。研究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性作业,如何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 优势联动 课后服务丰富多元 为满足广大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赛达津衡实验小学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联动北方演艺集团优质资源,结合“书香校园、快乐校园、艺术校园”办学特色,因校制宜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以作业辅导、素拓课程相融合的形式,精心筹划、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 开设泥人张彩塑课程。邀请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专业教师为学生授课,让同学们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人。 开设戏曲曲艺课程。邀请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市曲艺团的专业老师为学生们带来戏曲曲艺课程,让学生近距离走进戏曲艺术,感受戏曲文化魅力。 开展趣味体育活动。学校充分利用素拓课时间,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中来,体育老师及班主任带领同学们一起练习跳绳、仰卧起坐,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趣味互动游戏,学生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各项体育基本技能。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带领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创作,运用曼陀罗绘画技术舒缓学生情绪,品读绘本故事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等,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更好的接纳自我,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北方演艺集团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的演员为学生们表演精彩木偶戏,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传统戏剧的风采,为他们带来艺术的熏陶,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自豪感在孩子们心中不断生根、发芽。 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与经典同行,伴书香成长”古诗词比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开展声乐合唱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组织成立声乐合唱兴趣小组,通过小合唱训练,让同学们逐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精心组织 丰富实践育人活动 赛达津衡实验小学开展常态化以“实践育人”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育人空间。以期为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加法”。 共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育人基地。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津衡高级中学就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项目进行签约共建。探索建立思政一体化长效机制,依托各自校内外实践育人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实现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劳动技能大赛。通过“整理书包”养成分类收纳的良好习惯,“做书签”培养学生爱上书香,“制贺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剪窗花”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 开展“我为长辈做件事”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劳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享受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快乐。 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与赤龙南街亲和康园社区共同举办“童心敬老,情暖重阳,老幼共放一张风筝”活动,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赛达津衡实验小学“双减”工作做到了行动有力度,落实有温度,提质增效。今后,学校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推进“双减”工作的路径,努力促进每一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西青区教育局)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