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津市教委、西青区教育局“双减”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期,西青区天易园小学积极开展“5+2”模式课后服务活动,让“双减”政策在校园落地落实。
倾听家长心声,认真沟通汇报。天易园小学坚持“需求导向,自愿参加”的原则,主动向家长告知课后服务的方式、时间、内容等活动安排,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学校再参考各年级家长反馈的系列问题,按照家长意愿,对课后服务活动做出安排。同时,学校组织召开各班家委会代表参加的“双减”工作座谈会,会上就家长代表关心的时间、内容安排、收费等问题与学校领导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最终达成共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分年级组织召开“双减”工作专题家长会,会上向家长宣讲了两办《意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提示家长理性看待校外机构培训,严防培训机构陷阱,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提高作业管理水平,认真答疑解惑。天易园小学按照课后服务“1+N”要求进行内容安排,其中“1”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推行小学作业校内完成。学校从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入手,严格作业检查制度,学校教务处加强了对全体教师的作业批改、二次批改、作业评价等多方面的严格检查,要求教师做到全批全改、及时订正和反馈,并采用了多种评价和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作业设计分三个梯度,一是面向学有余力学生,二是面向基本知识已经掌握学生,三是面向学习能力较弱学生,其中,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校要求老师在课后服务过程中,做到当堂辅导和学科集中辅导;完成作业追踪,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当堂统计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是否达到95%以上,转天班主任统计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作业最多多长时间可以完成,通过2个实际数据比较,学科教师之间进行教研增减量,以促进布置作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认真挖掘项目。课后服务1+N中“N”是指学校开展科学各类拓展活动,目前主要有2大类。一是七彩阳光课内拓展,语文学科的阅读练习、习作练习,数学学科类、英语学科拓展活动,综合实践类活动包含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音乐学科的合唱,体育学科篮球、足球、田径、啦啦操、跆拳道等,此外,还有各类读书活动。天易园小学在课后服务中积极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深度挖掘自身师资潜力,为学生创建强身健体的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篮球是该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学生通过课后服务练习篮球增强体质使学生受益匪浅。学校利用各班的图书角,校园内的书吧在课后服务期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外,校园内还专门建造了一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书屋——竹林书屋,学生们课后服务的时候可以在竹林环绕的阶梯书屋中进行阅读,朗朗的读书声分外悦耳动听。课后服务中的写作业一小时,对于写得快的学生,学校会建议学生带一本书,写完作业后开展阅读。二是幸福快车课外延伸。开展中医药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卫生教育、体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人际交往等活动。此外还有音乐赏析、美育故事等。
师大送教入校,课后服务有保障。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在11月与该校签订在课后服务时间送教的协议,从而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整体水平。(西青区教育局)
|